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將于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開,而會議還未正式召開,美國就先發制人,高舉道德大旗,要求中國為減排做出更多努力。
據英國《衛報》消息,日前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聲稱“我們需要中國”,中美必須共同合作,以贏得這場戰斗。
聽起來克里此次的發言還是挺正常的,似乎沒什么不對勁,但要知道一點,自從被美國總統拜登任命為氣候特使之后,克里就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向中國施壓方面。
本來不管按照人均排放值或歷史排放總值計算,美國都遠高于中國,美國理應帶頭為全世界做出表率。
可克里一直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議題上,對中國提一些“不正常”的要求,包括此次要求中方解除制裁,恢復中美在氣候問題上的合作,甚至其還曾宣稱“雖然美方知道中國已經在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美方認為中國應該做得更多”。
今年8月,為了反制美國挑戰核心利益的做法,中方就美眾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地區實施制裁,其中一項就包括暫停了中美雙邊氣候談判。
此后克里就不斷地喊話亦或是批評中國,企圖把中美氣候談判問題,說成是中國在消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早就有言在先,美國不代表全世界,中國將一如既往地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多邊合作之中。
克里多次向中方喊話都未能收到成效,現在又借助COP27的名義,開始制造新的話題。
其實克里沒必要眼睛老盯著中國,搞得好像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落后于他國一樣,不客氣地說,在落實應對氣候問題的措施方面,中國所做的遠遠超越了所有西方發達國家。
中國不但超額完成了自己的承諾,還在真正解決氣候問題的新能源產業上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中國還一直在大規模植樹造田,過去十年全球新增森林面積的四分之一都在中國。
可以說中國的成績,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國城市與農村環境的改善,讓任何到訪過中國的外國人都感到印象深刻,所以老是拿中國說事,顯然有失公允。
為了展示中國繼續積極應對氣候問題的決心,也為了支持聯合國的氣候事業,還為了反擊某些國家總向中國扣臟帽子的做法,中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
在報告中,中國呼吁COP27應該把如何“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措施”作為主題。
報告指出,西方發達國家在2009年承諾,到2020年每年將提供1000億美元的資金,來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事業。
結果發達國家遲遲不肯兌現承諾,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行動,于是中方在報告中向西方“催債”,敦促發達國家盡快將相關資金落實到位,而非只是提交為自己找借口的報告。
可以說中方的報告點明了一點,真正讓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問題上無法取得進展的,正是西方發達國家。
西方國家一次次許下美麗而動人的空話,然后又拿著這些空話站在道德高地上打壓別國,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西方國家必須對自己許下諾言負責。
西方國家首先該做的,就是兌現其承諾中1000億美元的行動資金,并且這1000億美元的資金,聽起來很多,但若把它與西方國家在其他事情上的花費起來,只不過是九牛一毛。
比如過去20年,美國僅在阿富汗這個貧困國家就花費了2萬億美元,這是西方承諾的用于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20倍,正好足夠讓發展中國家用20年。
事實證明在阿富汗砸下這么多錢,完全是打水漂,美國的花費不但得不到回報,反而還招來了仇恨,這些錢若是花在氣候事業上,不但會贏得全球的尊敬,還將造福子孫后代。
更何況1000億美元,也不是讓一個國家出,分攤到不同發達國家根本沒有多少。
雖說這兩年遭受了疫情和能源危機的打擊,但發達國家還不至于連這點錢都拿不出來,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在俄烏沖突中,對烏克蘭的援助費用就很能說明問題。
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最新統計數據,俄烏沖突過去僅僅8個月,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公開承諾的援助金額已超過了1260億,其中僅美國一國的援助就達到了550億美元。
發達國家花錢的方式,真是讓人著急,畢竟在烏克蘭戰場上砸下再多資金,都只會化為烏有,這么干除了制造更大的資金黑洞,犧牲更多寶貴的生命,制造更多的動蕩,看不到任何正面意義。
希望在COP27召開期間,發達國家能夠聽從中國的勸告,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上投入資金,并付諸行動
但更重要的是,要想真正取得成績,就必須讓所有國家通力合作,不能再任由某些國家把氣候話題當作打壓別國的政治工具,唯有如此人類才能共渡氣候變化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