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訪問了哈薩克斯坦,隨行的土耳其國防工業負責人德米爾還訪問了哈薩克斯坦的國家航天中心。兩國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生產衛星和子系統。土耳其還打算向哈薩克轉讓無人機,在當地生產。
(土哈兩國元首會面)
最近幾年來,土耳其在軍火出口方面的雄心越來越大。雖然眾所周知,土耳其所提供的武器裝備當中,包括那些看起來外形炫酷,技術水平很高的型號,大部分的核心元器件都是從西方國家進口的,然而這并沒有阻止土耳其頻頻向其他國家推銷。土耳其還把武器裝備的出口作為一項重要的工具,來拉攏所謂的突厥語系國家,試圖建立一個突厥語系國家的聯合體。而諸多的中亞國家,就是土耳其的重點拉攏對象。在埃爾多安看來,俄烏一仗給了土耳其改變國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具體就要落到中亞各國的身上,所以他決心盡全力抓住。
突厥這個詞源自“突厥汗國”,它自己并沒有留下什么文字記錄,幾乎所有文獻都是中國人記錄下來的。可是在土耳其官方和民間,一直把這段歷史記載作為證據,表明突厥的影響力曾經到達黃河流域。不過這個突厥汗國和奧斯曼土耳其沒啥關系,和今天的土耳其更沒有關系。而且根據2021年的基因分析結果,土耳其人其實是希臘人、斯拉夫人的后代,和當年的突厥汗國沒什么關系。當然對這項調查結果,土耳其政府是惱羞成怒,絕不承認的。
(安卡S無人機)
在漫長的冷戰時期,曾經的突厥汗國,也就是今天的諸多中亞國家,很多都在蘇聯的版圖之內。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通過獨聯體機制,繼續保持著和中亞國家的緊密關系,其中最受重視的可能就是哈薩克斯坦。這不但是因為哈薩克斯坦擁有蘇聯時期留下來的拜克努爾航天中心,還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和重要的戰略地位。
所以,美國等西方勢力也一直非常非常想滲透進哈薩克斯坦。
如今,在哈薩克斯坦似乎出現了一種權力真空的跡象。因為在戰場上打得不好,戰事久拖不決,俄羅斯被迫把相當多的國家資源投入到烏克蘭戰場,這就導致了對中亞地區的控制力度相應被削弱。而且哈薩克斯坦對俄羅斯的表現也并不滿意,不止一次公開地與俄方“唱反調”。
在這種情況下,哈薩克斯坦已經在設法改善自己和西方的關系。而對于埃爾多安這個夢想建立大突厥語系國家聯合體,重現“奧斯曼帝國榮光”的土耳其領導人來說,俄羅斯因為俄烏一仗的戰略收縮,正是下決心實施“向東轉”戰略的契機。從土耳其一路向東與里海國家、中亞國家建立新的、將俄羅斯排除在外的盟友和伙伴關系,是這個戰略的重要體現之一。
(GK2衛星)
從這次的合作協議來看,土耳其差不多是把自己壓箱底的手段都拿出來了。我們都知道,土耳其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銷售的主要是 TB2型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價格低廉,性能有限,非常適合技術水平比較低的局部戰爭。不過,土耳其這次拿出來和哈薩克斯坦合作的,是另外一個更加高大上的型號,也就是安卡S。它主打的是大型遠程超視距作戰,這個型號擁有衛星通信的能力、長航時。對于哈薩克斯坦這樣的國家來說,很大程度上可以當做戰略兵器來使用。
另外土耳其還和哈薩克斯坦簽署了所謂的“航天合作協議”,共同提升衛星零部件開發空間對地觀測能力,這實際上就是要和哈薩克斯坦共享衛星偵察的情報。土耳其一直在努力追求衛星偵察衛星的制造能力。2012年,土耳其的GK-2對地觀測衛星還是中國長征2D火箭來發射的。目前土耳其正在研制一顆新的遙感衛星。但土耳其自己并不擁有航天發射能力,這就給兩國的所謂航天合作添加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土耳其有沒有可能借用拜克努爾航天中心的一部分設施,來開發自己的運載火箭和航天發射能力呢?這種事情肯定會遭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不過今天的俄羅斯卻未必有精力顧得上了。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
那么,是不是可以說,土耳其這項重要的中亞滲透就取得了成功?我們很難下這樣的結論。因為土耳其畢竟是一個綜合國力比較有限的國家,而在海外擴張影響力所消耗的國力是非常巨大的。一兩個航空航天型號很難解決對方的國際民生和國防安全問題,士耳其也沒有那個能力去解決哈薩克斯坦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問題,所以我們估計土耳其這樣的努力,只不過是在中亞的政治江湖當中,濺起一點水花罷了,很難有什么長遠的影響。埃爾多安雖有改變國運的雄心,奈何也要講究客觀事實不是?更何況,中亞地區還有另外一個跟俄羅斯同樣重磅的鄰居——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