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持續之際,歐洲的能源危機也隨之加劇。雖然歐盟還在堅持對俄制裁,但高企的能源價格已經讓其有了從二道販子手中購買俄羅斯能源的想法。
隨著這種想法通過各種非公開渠道,經由土耳其最終傳達到俄羅斯人的耳朵里,俄總統普京也宣布了一個讓俄羅斯能源重返歐洲市場的折中方案。在前不久的俄羅斯能源周期間,普京首次透露了這一計劃,他宣布俄羅斯準備在土耳其建設一個天然氣樞紐,以便恢復對歐洲的能源供應。而普京之所以產生這種靈感,來自于與中國之間的類似合作模式。
(普京認為,重返歐洲能源市場的關鍵在土耳其)
這一新路子,與最近兩天俄羅斯在其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會議上提及的規避二級制裁的方案,有很多吻合之處。這一系列方案甚至包括俄羅斯通過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等國向外輸出能源。在這些方案里,利用土耳其溪管道,在土耳其構建能源基地的做法仍然是俄方最為堅持的。
俄羅斯“烏拉爾新聞”指出,普京明確表示,俄羅斯已經打算利用土耳其溪管道來填補北溪管道受損后帶來的供應空缺,進而在土耳其創建歐洲最大的天然氣樞紐,他在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話前還表示土耳其是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這個細節是值得注意的。
環顧俄羅斯近一段時期在輸出能源上的舉措,俄方可能一直在反省此前的操作模式。俄方發現,此前在俄羅斯國內被批評較多,旨在向中國輸出能源的“西伯利亞力量”項目雖然不能為俄方帶來直接利潤,但是,它的穩定性是俄方目前其他項目都不具備的。中國合作方在該項目上呈現的可信與可靠,給了普京與土耳其合作建立能源樞紐以啟發。
(埃爾多安對土耳其溪管道作出安全承諾)
必須承認,俄羅斯在短期內重返歐洲能源市場的難度很大,但并非完全沒有可能。雖然俄羅斯已經被西方全面制裁,不得不宣布向東轉,但是歐洲各國對于俄羅斯能源仍然存在幾十年如一日的依賴和慣性。
畢竟,歐洲國家已經習慣了依靠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帶動燃氣輪機發電,并為工業生產提供穩定的電力。俄羅斯一旦抽身,留下的巨大空缺是短時間內無法填補的,歐洲各國目前的困境也證明了這一點。
僅僅北溪一號的設備“檢修”,導致加拿大扣押其管道設備,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輸往德國的天然氣就在下半年每月下降了近60%。這種能源嚴重不足的局面,迫使德國勸說加拿大在制裁俄羅斯時網開一面,逐漸軟化了對俄方的強硬態度。只不過北溪管道遭遇爆炸破壞,還是超出了俄羅斯和歐洲大國的預計。這場風波也讓俄羅斯被迫轉向運營一條看得見的陸地通道。
(北溪管道被破壞,這種突破底線的行為是罕見的)
此外,俄羅斯還需要通過能源穩住在東南歐的伙伴,比如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俄羅斯通過運營土耳其溪,可以更好地向這些東歐伙伴展現親俄的優越性。再加上東南歐其他一些國家也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有所松動,這意味著俄方就算之前有了轉向東方的新戰略,仍然不能完全脫離歐洲這個基本盤。
此外,俄羅斯的歷史傳統和地理位置也讓他不可能徹底放下歐洲市場。對俄羅斯來說,即便頻遭歐洲的白眼,仍希望展示自己身為歐洲國家的一面。而今,能源問題再一次讓俄羅斯有了吸引歐洲注意力的機會。在歐盟面對能源危機,對制裁逐漸心猿意馬之時,俄羅斯更有搞好土耳其天然氣樞紐的必要。
(來自中國的經驗,讓俄羅斯明白了“穩定”的價值)
美國和歐盟的制裁,反而讓俄羅斯更加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能源出口首先要尋求一個穩定的輸出方,其次是不能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向東輸出固然安全,但也不能放棄西向、南向等出口方向。只有建立起不止一個安全的、穩定的能源出口,才能更長久地保證俄羅斯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