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有北溪1號和北溪2號兩條天然氣管路,具備每年輸送1000億立方米能力,北溪管路是俄羅斯通往德國的主力天然氣管路,不過在9月26日卻遭遇了“釜底抽薪”般的突襲,北溪1號和北溪2號管路都遭遇了破壞,調查方也不愿意公布具體的調查結果,也沒有任何國家承認發動突襲,因此北溪1號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路被炸事件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無頭案”。雖然北溪管路被炸,但是俄羅斯還是沒有放下歐洲市場,實際上如今歐洲普遍不愿意采購俄羅斯的天然氣。
歐洲原本每年會從俄羅斯采購1600多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是在2022年卻大幅度減少了采購規模,這是與俄烏沖突期間歐洲的立場有很大的關系,歐洲是力挺烏克蘭,因此對于俄羅斯進行了加碼制裁,其中就包括禁止從俄羅斯進口能源,雖然制裁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是還有許多國家采取了”一刀切“的策略,堅決不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對于俄羅斯來說,喪失歐洲市場的損失會非常巨大,實際上從俄羅斯的行動來看,就是沒有放棄歐洲市場的意愿。
在北溪1號和2號管路被炸之后,俄羅斯就有了借道土耳其向歐洲輸氣的策略,因為土耳其是北約組織成員國,與歐洲保持了緊密的合作,如果讓土耳其做“二道販子”,就可以規避歐洲對于俄羅斯的制裁。面對俄羅斯提出的建議,土耳其方面已經原則上同意在土耳其建立天然氣中轉站,從而可以向歐洲輸送俄羅斯的天然氣。202210277/全球防務觀察/阿力,對于土耳其來說,讓俄羅斯借道輸出天然氣,屬于“一本萬利”的生意,因此土耳其是沒有反對的理由的,土耳其在利益面前一點都不含糊。
俄羅斯天然氣不放棄歐洲市場,是給中國踢了個醒,因為俄羅斯并沒有把所有賭注都押在中國,對于俄羅斯來說,如果保持歐洲市場的供應,俄羅斯會獲得更多的利益。從俄羅斯的動作來看,中國要保持能源進口的多樣性,從而保證能源進口的安全,顯然也是不能僅僅依靠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供應。目前俄羅斯有多條天然氣管路通往中國,同時中國也在向多個國家采購天然氣,包括液化天然氣的采購,其中就有向美國采購液化天然氣。
在俄羅斯天然氣不放棄歐洲市場的時候,沙特已經向中國承諾,沙特將會提供可靠的能源供應,這次沙特是給了中國一顆定心丸,從沙特的表態來看,沙特非常重視中國的能源采購戰略,是要把沙特的能源出口和中國發展緊緊捆綁在一起,從而實現雙贏的局面。沙特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國,如今沙特有超過25%的石油出口給中國,因此沙特非常重視與中國的關系。在沙特推動石油減產的時候,沙特已經給中國承諾,也是沙特對外戰略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