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制統是我們的底牌,一旦出手,統一將迅速變成現實。
而就當下情況來看,“和統”的概率的確很低,再加上民進黨當局不知悔改的錯誤表現與進程,致使“武統”概率大幅度上漲,臺海局勢也不容樂觀。
若兩岸真走到了那一步,我方出兵收臺的結果肯定不會差,但對于具體的人數范圍、武器規模,誰都沒辦法下定論,久而久之,此事便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諸多外域專家也紛紛發表觀點,其中言論最為突出的便是英美兩國。
可他們接連發聲之后,卻受到了島內民眾的嘲諷,那這具體又會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英專家觀點如何
英國軍事專家克蘭尼·伊凡斯認為,解放軍極有可能發動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屆時需要出動至少50萬兵力,并封鎖臺海空域。
至于伊凡斯為什么會做此推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點:
站在英國的國家立場上,他是美國盟友,也曾多次參加“由美國組織,在中國家門口舉行”的大型軍事演習,對華態度與美國是一致的。
英國是美國的“鐵桿”盟友,對華強硬態度保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雖說目前英國對華態度發生了微妙變化,甚至罕見對華示好,可現任首相特拉斯對華態度并不友好,中英未來關系的走向依然無法預料。
最關鍵的是,英國也曾多次干涉臺海,并在佩洛西竄臺并致使臺海局勢升級后對我國進行譴責,足以看出英國立場。
從英國人口中傳出的觀點,自然會傳承英國立場。
第二點:英國專家將其比為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推測解放軍會采取速戰速決的戰法,且擁有這個實力,這才有了50萬-100萬的說法。
諾曼底登陸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僅盟軍先頭部隊的人數就高達17.6萬人,而在搶灘登陸諾曼底并攻下五處海灘之后,288萬盟軍沖入法國,成功開辟歐洲“第二戰場”,致使二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變化,影響空前巨大。
英國專家將可能發生在臺海的搶灘登陸與諾曼底登陸相比,無非是想突出事態的緊急和重要性。
最為關鍵的是,解放軍愈發強大的實力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兩岸統一也的確迫在眉睫,所以該專家就以此推測我方可能極有可能會采取“閃電戰”之類的戰法,很看重速度與效率,這才得出了“解放軍最少出兵50萬,會以雷霆之勢封鎖臺海”的結論。
但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別人推測歸推測,我們可以分析討論做預案,但具體方式是由我方自己把控的,別人不可能有決定權。
二:美智庫觀點如何
除英國專家之外,美國也曾發聲評論。
美智庫軍事專家易思安表示,兩岸若真的在臺海爆發沖突,可能會動員200萬部隊和不計其數的海軍軍艦,屆時規模將遠超想象。
實際上,這個觀點很早之前就有了,但由于這話太過狂妄,相信的人又少之又少,知道的人并不多。而在現階段,中國統一之事頻繁登上熱榜,所以此番言論才又被提及。
可即便是現在,這個觀點的可信度也幾乎為零。
近年來,美智庫多次就臺海之事發表觀點,危言聳聽,并挑動兩岸緊張,易思安此番觀點便是其中之一。
按照易思安說法,若臺海真的發生武力沖突,規模將超級大,猛烈程度可能超乎“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而面對“50萬‘整裝待發’的臺軍及可能增援的美軍部隊”,解放軍處境不會太樂觀,要想在收臺中獲勝,就必須動員200萬部隊,還要搭載不盡其數的武器裝備與先進船艦。
單從字面意思上看,的確充斥著滿滿的惡意與“挑戰情緒”,從易思安的出發點來說,他的確有可能就是“危言聳聽”,原因如下:
其一,即便是現在,我方依然在為“和統”做最大努力,依然不想讓臺海爆發任何沖突,又怎么可能在該地區投入如此強大的戰斗力。
其二,以美國當下態度來看,美國會不會在戰時增援臺當局還是個大問題,易思安又怎么敢將臺軍及小概率增援的美軍混為一談,憑空為解放軍劃設了困境。
其三,200萬部隊實在過于夸張,本就不現實。若兩岸真走到那一步,我方不得不使用武力方式完成統一,也會適量調動兵力,會斟酌思量,怎么可能會出現如此大的變動?
而對于此番言論,島內民眾的反響也是出奇的一致:
“簡直是胡說八道,就連小學生都知道不可能,這就是天方夜譚!”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
三:島內同胞為什么會這樣說
因為統一才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島內同胞都能認得清事實,辨得了黑白,而那些“謀獨分子及勢力”即便知曉易思安目的,也知道什么叫“天方夜譚”。
目前,統一大業雖然仍未徹底完成,但準備工作已經相當完備,各類政策也接連出臺,對“謀獨勢力”的威懾警告也愈發嚴峻,這就是要完成統一的信號。
當然,以我方現有軍事實力來看,收臺已經可以實現,但我們依然在為“和統”做努力,依然沒有出手,就是不想看到更多不必要的傷亡。
再者說,即便真要爆發沖突,我方也會選擇一個“代價最小,效果最好”的絕佳方式,絕不會像外國專家口中的那樣。
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這就意味著,世界中仍有多雙眼睛在盯著我國的統一大業,依然在緊盯著我們的抉擇,依然存在很多“惡意”,這樣的現狀對于我們來說并不利。
但即便如此,我方依然在做積極努力和籌備的工作,即便最后事態真的不樂觀,我方也會為14億國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彼時,無論我方采取怎樣的戰略,統一都將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