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維系“石油-美元”體系的關鍵一環,沙特是美國需要長期拉攏,不能鬧掰的國家。但近些天,美國卻頻頻對其施壓,這使得沙特失去了安全感,開始謀求更快地加入金磚國家。
據觀察者網報道,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日前訪問沙特,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見了面,之后馬福薩向媒體證實,沙特阿拉伯有意向加入金磚國家。
在明確沙特方面的想法之后,馬福薩表示,2023年的金磚國家峰會將在南非舉辦,屆時現有的五個金磚成員國會審議其他國家加入金磚國家的申請。
目前已有多個國家表達了加入金磚國家的意愿,伊朗和阿根廷提交了申請,印尼、墨西哥、土耳其、埃及、泰國、尼日利亞、孟加拉國、阿爾及利亞以及多個海灣國家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印度在金磚國家中的官員表示,除了沙特阿拉伯以外,在短時間內最有可能加入“金磚”的國家還有土耳其和埃及。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曾表態,中國支持金磚國家擴容,面對疫情等眾多全球性挑戰,中國愿意接納更多志同道合國家成為金磚伙伴。
在2010年南非加入之后,我們習慣性地把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稱之為“金磚五國”,而到了現在,金磚國家的再次擴容已經成為了世界潮流和時代趨勢。
從現有國家和意向加入的國家名單來看,大多數都是非西方世界的發展中國家。
這是因為金磚國家的訴求就是反抗國際霸權、反對西方構建的單極世界、發展美元以外的貿易結算。對于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來說,這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發展中國家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和相通的合作理念,這為“南南合作”的展開提供了便利。而且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歐美國家的單邊主義行為也愈演愈烈。
在西方世界的脅迫下,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難以保持獨立自主的外交道路,他們只能一次次地被迫“選邊站”。
更讓第三世界難以接受的是,歐美國家幾乎壟斷了世界的金融體系,這使得西方世界可以通過經濟霸權來不斷收割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如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發展都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和挑戰,但美國卻只顧及自身利益,仍在加速向他國轉移經濟危機。
由于美元是世界貨幣,在美聯儲的“核動力”印鈔和多輪加息政策的影響下,眾多國家內部的通貨膨脹危機也隨之加劇,這使得他們只能跟隨著美聯儲來頒布加息政策。
而過多的加息會嚴重破壞經濟發展的活力,這就使得廣大發展中國家堅定了另謀出路的想法。
為了不做全球體系中的“傀儡”與“韭菜”,他們想發展美元以外的貨幣結算機制,而金磚國家幾乎就是去美元化的“領頭羊”。
金磚國家擁有世界上4成以上的人口,生產總值更是占到了全球的近1/4。在國際上,金磚國家大力推行用雙邊貨幣進行結算的貿易體系,這對打破美元霸權具有重要意義。
據俄羅斯方面統計,迄今為止,金磚國家的貿易中,用本幣結算的比例已經占到了40%左右,而在金磚五國剛成立時,這個比例還不超過3%。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金磚國家之間使用本國貨幣進行結算的貿易份額將進一步上升。俄羅斯官員帕維爾?克尼亞澤夫表示,金磚國家甚至有創造自己專屬貨幣的可能。
而話說回來,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和南非總統馬福薩會面時特意表達了沙特要加入金磚的意愿,顯然也是看中了這個合作機制的巨大潛力。
此外,沙特此舉可能也是想和美國進一步撇清關系。由于美國國會的一些議員已多次提出要對沙特阿拉伯實施懲罰,比如停止軍火交易,撤回駐沙特美軍,甚至是直接與沙特斷交。
美國的這些威脅手段已經令沙特國內的反美情緒日漸濃烈,當地時間17日,沙特王子沙蘭在社交媒體上用英語和法語發出了“圣戰”警告,美媒認為那極有可能是說給拜登政府聽的。
不過除了厭惡美國以外,沙特也需要未雨綢繆,為自己留下充足的政治空間和回旋余地。從這個方面來看,難怪沙特會主動尋求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要是美國與沙特真的鬧翻了,亦或是美國對沙特實施了一些懲罰,沙特加入金磚國家,并且選擇在石油貿易中用其他貨幣代替美元結算,這無疑是對“石油-美元體系”的重創,美國引以為傲的美元霸權將加速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