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英媒披露,德國汽車巨頭寶馬集團計劃停止與英國合作生產MINI電動汽車,相關生產線預計將在明年年底前遷移到中國。MINI負責人對此指出,寶馬的這一決定并非因英國脫歐后的貿易限制引發,撤出原因在于英國牛津工廠以一條生產線同時生產電動、燃油的MINI車型,生產效率低,寶馬將與中國長城公司合作生產下一代MINI純電車,未來也可能出現MINI及長城汽車均在牛津工廠生產的情況。
寶馬于2017年宣布在英牛津工廠生產MINI純電款,這在當時被英國輿論認為是“對英國汽車信任的重要體現”,如今寶馬傳出將撤出MINI電動生產線的消息,英媒對此評價指出,對英國引領新能源汽車的雄心而言,這是一次重大挫折。
寶馬計劃將旗下熱門車型電動生產線由英國向華轉移,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電動汽車生產的關鍵在電池技術,而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電池廠商、比亞迪在內的電動汽車領軍企業均在中國,寶馬公司將MINI電動生產線遷往中國能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中國作為傳統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量的雙料“冠軍”,生產線向華遷移也有益于寶馬更好對接終端市場,其交付便利性是在英工廠不能比擬的。
在整體經濟環境方面,英國在新首相特拉斯的“新政”震蕩下迎來英鎊下跌、股市下行、債市波動的多重經濟震蕩,遭遇市場強烈“狙擊”后,特拉斯又“再次”180度轉彎,將其降稅政策轉為加稅,英國主流媒體則紛紛刊出報道質疑“特拉斯還能在任多久”。通貨膨脹劇烈、經濟政策反復、政治環境動蕩的英國經濟,正在劇烈擊穿寶馬在內各全球公司的信心。寶馬放出消息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完成MINI電動生產線的向華搬遷,其中大致還有數月時間的觀望期,英國經濟的穩定程度是寶馬評估是否繼續推進遷移計劃的關鍵指標。
寶馬展露向華進一步進行產業遷移跡象是德企擴大對華投資的典型代表,今年9月,德化工巨頭巴斯夫在華投資100億歐元建設的一體化基地正式投產,這一投資創下德對華單項投資的最大規模。德奔馳、大眾、巴斯夫三家企業的對華投資,占據了2018-2021年期間歐洲整體對華投資的三分之一,這些數據顯示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中,中德企業已建立起廣泛的合作關系。
中國連續6年蟬聯德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雙邊貿易額在2021年超過2300億美元,這一中德合作現實并非偶然,工業革命以來德國一直以工業發展作為國本,這一點同中國的工業戰略同向而行,中德兩國基于工業發展的擴大合作、兩國工業戰略上的不謀而合,使得不論是當下還是未來,兩國以工業合作為根基的貿易擴大化,是大勢所趨,這一趨勢并非個別德政客所能挑戰及改變。
德綠黨政客、經濟部長哈貝克此前曾發聲要對華出臺新貿易政策、停止德企向華發展的相關補貼扶持,這一主張遭到了德國大中小企業的集體反對。英媒披露,哈貝克在與德國商界領袖的視頻會議中提出了他“對華更嚴苛貿易政策”的提案,但遭到德商界的集體抵制,德企業界人士公開表達對哈貝克未經商討便提出對在華商貿不利提案的反感。哈貝克的相關提案破產。德總理朔爾茨也指出,脫鉤是完全錯誤的選項。
中德經濟合作具有互利共贏的深厚根基,歐洲經濟動蕩中,中國始終持開放、平等、共贏態度,愿與德在內各國取得更大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