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財富》雜志報道,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表示,一旦俄羅斯失去克里米亞,就會使得莫斯科做出動用核武器的決定,而北約對此的回應一旦越線,就很有可能會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
(埃隆·馬斯克)
目前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八個多月,遠遠超過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預期,由于北約目前全力支持烏克蘭,所以烏克蘭近來發動的反擊成功奪回了部分領土。這導致普京不得不將局勢升級,動員預備役部隊,并向外界發出核威脅。一些專家擔心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庫很可能成為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火藥桶,特別是在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的大橋被炸后,俄羅斯的報復行動也開始升級,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十分接近了。
馬斯克表示“如果俄羅斯面臨選擇:失去克里米亞或者使用核武器,他們會選擇后者。我們用制裁在各個方面限制了俄羅斯,那么他們還有可損失的呢?如果我們用核武器打擊俄羅斯作為回應,他們會襲擊我們,而我們就會處于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了。”
(馬斯克在推特上的發言)
本月早些時候,馬斯克就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提出看法,包括烏克蘭保持中立并將克里米亞的控制權永久割讓給俄羅斯。 馬斯克在他的提議中寫到,這個結果目前是“最有可能的”。他當時就指出,核戰爭是“可能的(盡管又不太可能)”的結果。
據悉,烏克蘭政府中的許多人認為馬斯克的論點是親俄的,而俄羅斯官方則表示支持他的一些觀點。一些外國評論員甚至聲稱,馬斯克一直在與普京接觸,討論戰局相關情況,而近日,美國外交官和俄羅斯事務專家菲奧娜希爾表示,馬斯克可能正在“傳遞”普京的信息。在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推文中,馬斯克強調了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戰略和象征意義,將其潛在損失等同于“美國失去夏威夷和珍珠港”。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重要的海軍基地)
馬斯克將克里米亞比作美國的夏威夷和珍珠港是比較合適的,因為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重要基地,這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港口,作為俄羅斯少有的不凍港,這里成為了俄羅斯南部地區的重要貨物進出港。這也是為什么俄羅斯從彼得大帝開始就一直試圖將俄羅斯帝國的邊界向南推進到黑海的原因之一。克里米亞還為俄羅斯提供了“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使其能夠將空中力量投射到更遠的烏克蘭南方和更遠處的歐洲。而在吞并克里米亞之后,俄羅斯立刻就將部分轟炸機部署到了克里米亞,威懾北約和烏克蘭,可見克里米亞重要的戰略地位。
(克里米亞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為了保衛克里米亞和剛剛加入的東烏克蘭地區的領土,普京宣布將使用“可以使用的一切手段”保衛這些地區,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普京口中的“一切手段”包括核威脅。 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在普京發表聲明的同一天回應,“俄羅斯正在竊取烏克蘭領土并以核武器威脅世界。”隨后烏克蘭情報局局長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俄羅斯使用戰術核武器的風險已經“非常高”。
目前外界猜測俄羅斯很可能會在烏克蘭戰場上使用戰術核武器,這些爆炸當量相對較小的戰術核武器此前從未在任何沖突中被使用過。戰術核武器旨在用小當量核彈頭摧毀敵方防線,相比戰略性核武器,戰術核武器不會造成廣泛的放射性核沉降,而且殺傷半徑相對較小。 在前蘇聯解體時曾有22000枚戰術核武器,不過其中大部分已經被拆除,根據目前美國的情報估計,俄羅斯目前還擁有大約2000 枚戰術核武器。
不過馬斯克并不是唯一一個預言第三世界大戰可能會爆發的人,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在接受美國記者采訪時警告,世界已經處于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陣痛之中,因為烏克蘭戰爭“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俄羅斯和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