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出席一場公開活動時表示,世界秩序運行的邏輯不是自行形成的,需要外力來影響,而美國在這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認為“世界不能離開美國的領導,美國必須在其中占據領導地位”。
從布林肯的講話可以看出來,美國建立單極霸權的野心仍然不死,明明想對全世界進行極權統治,卻還自詡“自由主義、民主燈塔”,肆無忌憚地將世界按照西方標準劃分陣營。
布林肯還強調,如果美國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就會打開潘多拉的魔盒,引發世界各地的沖突,因此,美國必須采取行動保證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各國都不應以武力改變邊界。
雖然布林肯極力夸耀美國的“正義之舉”,然而有研究指出,二戰后美國在全球各地進行了至少200多次的軍事干預,特別是在冷戰后,美國更加傾向于使用武力手段干涉他國內政,其軍事霸權主義嚴重危害全球和平穩定,到底是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呢?
事實證明,美國的外交、軍事活動幾乎沒有實現任何一個“民主化”和人道主義目標,反而給對象國帶去了無盡的內亂和動蕩,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就是美國的典型失敗案例。
總之,美國所謂領導世界的主要手段就是制造敵人、散播戰爭、大行軍事恐怖主義,用武力迫使世界各國臣服。對于西方所宣揚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普世價值來說,美國的屠刀就是最大的諷刺。
一、北約舉行核軍演,與俄羅斯針鋒相對
現在,沖突的齒輪正在美國的驅使下高速運轉起來。日前,俄羅斯致信聯合國,明確表示將遵循擁核國家之間不發生戰爭的承諾,算是給了世界一個交待。但美國不樂意了,此前一直炒作俄羅斯要使用核武器,在國際輿論上對俄羅斯大肆抹黑,現在行不通了。
于是美國開始制造話題,捕風捉影,渲染俄羅斯戰略核潛艇的威脅,然后主動出擊,讓北約開展年度核演習,與俄羅斯針鋒相對,故意升級俄烏緊張局勢,放大俄羅斯核威脅。
10月17日,北約正式開展“堅定正午”核演習,來自14個北約國家的60架戰機將在距離俄羅斯約1000公里的北海和比利時上空進行核威懾作戰演練。
據悉,美國的B-52遠程戰略轟炸機將參與演習,該機能夠攜帶戰術核武器對上千公里范圍內的目標進行核打擊。此外,此次演習將持續至10月30日,正好與俄羅斯的年度核演習時間重合,針對俄羅斯的意圖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美國在比利時、德國等國家部署了約200枚B61核航空炸彈,體積小、重量輕,大部分戰略或者戰術飛機均可掛載。
面對北約的挑釁,俄軍將11架戰略轟炸機部署到距離挪威邊境32公里的科拉半島空軍基地,同時出動能夠攜帶末日核武的“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進行首次部署。
有趣的是,在美俄進行模擬核戰的時候,法國再次發揚“光榮傳統”,聲稱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使用核武器,那么法國不會使用核武器回應,屬于“未戰先降”,而美英在口頭上則強硬得多。
北約聲稱,此次演習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但在特殊的背景、時間、地點下,取消演習無疑是向俄羅斯發出錯誤信號。邏輯很簡單,不演習就會被視為向俄羅斯示弱,就算有走火的風險也要硬著頭皮上。
對此,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指出,美國越是想支持烏克蘭,就越容易和俄羅斯發生軍事對抗,導致災難性后果。
二、挑釁巴基斯坦,散播核威脅
就在西方輿論極力炒作核戰爭風險的同時,美國居然盯上了巴基斯坦,并且還在涉及核武的問題上,對巴基斯坦進行了惡意的抹黑。
10月13日,拜登在演講中公然指責巴基斯坦擁有核武器但內部不團結,是最危險的國家。據美國媒體分析,拜登這番言論是用來佐證“世界不穩定”的論據。
仔細想想,其實也就不難猜到美國的用意,看地圖就知道了,巴基斯坦西接伊朗,東臨印度,北靠阿富汗和克什米爾地區,哪兒哪兒都是糊涂賬,美國的險惡用心昭然可見。
說白了,美國要讓這個地方亂起來,渲染核威脅,制造地區紛爭。對此,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批評稱,拜登的言論具有誤導性且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巴基斯坦是負責任的核國家,核資產完全符合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規定。
巴基斯坦外長比拉瓦爾表示,這可能只是個誤會,希望美國澄清一下。巴方給臺階讓拜登收回不當言論,結果美方并不領情,反而強調巴基斯坦的核問題“由來已久”。
巴基斯坦媒體認為,美國此舉可能是讓巴方選邊站隊,但不管怎樣,從阿富汗撤軍以后,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就開始減弱,隨著戰略重心東移,巴基斯坦的戰略地位也開始下降,所以美國也不怕破壞兩國的關系。
三、美國持續插手,埃塞俄比亞局勢正在失控
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南亞,美國都在不遺余力地渲染核戰威脅,無非是想煽動對立情緒,讓美國的戰爭機器持續運作。即使是在遠離控制中心的非洲,美國也不忘挑動對立、制造分裂。
從2019年到今天,埃塞俄比亞一直處于內戰當中,還把鄰國索馬里和厄立特里亞卷了進來,讓本就落后的非洲經濟倒退了幾十年,而美國正是東非動亂的主要推手之一。
長期以來,埃塞俄比亞一直采取不完全親美的政策,美國對此顯然并不滿意,密集炒作當地存在“人權問題”,并且以此為由對埃塞俄比亞實施制裁。對于經濟基礎薄弱的埃塞俄比亞來說,美國的制裁無疑將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四、時局變化,美國妄想重構單極霸權
美國不僅挑動海外局勢,連自己后院都不放過。此前,拉美地區遭受颶風襲擊,古巴損失慘重,結果美國落井下石,不僅不進行人道主義救援,反而維持經濟制裁。
當然,要向美國救援也不是不行,條件就是古巴接受“民主化改造”,古巴作為堅定的反美國家顯然不會接受。
所以在受災后,美國選擇袖手旁觀,放任甚至指使反對勢力散布反政府言論,破壞古巴社會穩定,醞釀一場新的“顏色革命”。
從特朗普時期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到拜登宣揚的“美國回來了”,以及布林肯所說的“沒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適合發揮領導作用”能夠看出來,美國迫切想重構單極霸權的世界秩序。方法就是制造沖突,搞陣營對抗,以此來制造全面有利于美國的地緣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