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通社報道,目前全球能源巨頭之一的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已經退出了俄羅斯的“薩哈林-1”石油天然氣項目,埃克森美孚抱怨稱俄方是強令停止了其在該項目中的參與。
此前該公司擁有這一項目30%的股份,項目投入超過40億美元,而現在受到俄烏沖突爆發、美歐對俄大幅制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俄方要求美國企業退出“薩哈林-1”項目,并收回了埃克森美孚的主導運營權。
美企退出后,該項目將暫時由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公司自己運營,目前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已計劃向俄方申請,繼續持股未來該項目新的運營實體,而且考慮到美國退出后巨大的持股空白份額,ONGC將考慮未來在對的俄運營公司增持股份。
“薩哈林-1”項目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和出口項目,該項目位于遠東地區的俄羅斯最大島嶼—薩哈林島上,1996年投產,主要以油輪和LNG船運向亞太國家出口能源。
該項目投產至今已開采了9000多萬噸石油和超過200億立方米天然氣,此前一直由埃克森美孚負責該油氣田的實際運營。而俄烏沖突爆發后,由于西方對俄羅斯的蠻橫制裁,俄方禁止“不友好國家”對本國能源項目繼續投資。
而美國作為推動俄歐能源脫鉤的始作俑者,早有預料的埃克森美孚在今年3月戰事剛爆發后不久,就宣布退出“薩哈林-1”項目。但很明顯,由于矛盾的持續激化,俄方采取行動的速度要比美國企業快得多,直接出臺法令禁止埃克森美孚轉讓其股份,完全限制其在該項目內的參與權利。
因此,也就造成了該公司和俄方之間的糾紛,不過考慮到雙方在這項目上扯皮的時候,美歐還在不斷地沒收俄羅斯在外資產,莫斯科的做法似乎并不算過分。
據了解,俄烏沖突爆發后,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導致包括美國在內,全世界都陷入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而在美國通脹率高居不下,美聯儲出臺加息政策、美國人加不起油吃不起飯的同時,美國石油公司這幾個月來可是賺翻了。
而埃克森美孚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年8月,美國兩大油企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公布了其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兩家公司第二季度利潤較第一季度分別上升近3倍,達到了179億美元和118億美元。
由于石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埃克森美孚的股價今年已飆升44.1%,拜登甚至稱“埃克森美孚‘賺的錢比上帝還多’”。全球都在陷入能源消費危機,而石油巨頭們卻在不斷打破利潤記錄,趁著戰爭牟取暴利。
上個月,“歐佩克+”不顧拜登政府的請求,宣布了日均200萬桶的石油減產產量,這進一步推動了油氣價格上漲,這些美國能源巨頭們紛紛預計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利潤仍將持續走高。
一面是美國油企數著鈔票高歌猛進,另一面是歐盟多國已經不得不考慮采取能源配給制來度過這個寒冬,美元還在匯率市場上瘋狂絞殺歐元,美歐之間的表面兄弟情已經被俄烏戰火戳的千瘡百孔。
在這種局勢下,俄羅斯自身也正在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協同“歐佩克+”一同打破長期以來由歐美控制的國際能源市場,試圖進一步遏制美元在能源領域的霸權。
而現在歐洲市場陷入萎靡,亞洲能源市場已經成為俄石油出口新的發力方向,而俄印石油貿易比重更是指數級上升。俄石油月均進口量超過2000萬桶,俄羅斯還對印度實施大幅優惠,讓印度省下了近50億美元的費用。
而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印度天然氣公司達成的長期進口協議框架下,雙方已經開始考慮恢復天然氣貿易關系。在這一趨勢下,印度增持、甚至是接手“薩哈林-1”項目,意味著俄印能源合作的逐步加深。
同時,這一合作也意味著在這一合作框架下,以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能源實體開始走向國際能源市場。對于俄方來說,越多的發展中伙伴參與進來,西方集團受到市場擠壓的幾率也就越大,日后雙方在能源領域的交鋒,俄方掣肘西方的把握也就更大。預計未來俄方將繼續推動和實施這類行動,同時聯絡“歐佩克+”的產油國們加大對石油產業的自主控制,進一步擺脫西方能源控制,加速推動美國經濟霸權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