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國意見相左,澳政府否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巴勒斯坦贊揚

導讀上個月,英國首相特拉斯對以色列總理拉皮德表示,她正在積極考慮將英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這讓拉皮德感到十分高興,還在社交媒體...

上個月,英國首相特拉斯對以色列總理拉皮德表示,她正在積極考慮將英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這讓拉皮德感到十分高興,還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文感謝了特拉斯。

然而讓拉皮德意想不到的是,他非但沒有聽到特拉斯宣布遷館的“喜訊”,還冷不丁地收到了一條澳大利亞發出的“噩耗”。

據觀察者網報道,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在18日發布聲明,澳政府不再承認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對于以色列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壞消息。在他們武力奪取耶路撒冷之后,國際社會普遍對以色列予以譴責,不承認以色列政府對整個耶路撒冷地區擁有主權。

在國際法的規定下,耶路撒冷不能成為各國在以色列的使領館駐地,這就等于否定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領土”。

但以色列已經對外宣稱耶路撒冷是其“無可爭議的首都”,若沒有國家承認這一點,以色列將難以掩飾自己的擴張罪行,他們在國際上的處境也會比現在艱難。

于是,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拉了以色列一把,在2017年率先承認“耶路撒冷已經成為了以色列的首都”。

美國主子表態之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也選擇跟進。2018年,時任澳總理的莫里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在以色列的地位。

莫里森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直接目的是為了贏得溫特沃斯地區選民的選票,根本目的是為了向美國主子表忠心,并拉近澳大利亞與以色列之間的關系。

然而莫里森拉攏溫特沃斯地區選民的努力最終以失敗告終,其對美國主子的亦步亦趨也沒能換得美國政府的重視。

因此,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宣布不再承認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同時,還不忘追究莫里森的政治操弄,她批評莫里森此前的并沒有達到任何目的。

事實上,在莫里森做出這一決定的時候,當時還是澳大利亞反對黨工黨領導人的安東尼·阿爾巴尼斯就已明確表態,稱他與黃英賢都不支持這種單方面的做法。

阿爾巴尼斯認為莫里森的這場外交行為將一無所獲,并且還會為澳大利亞帶來多方面的風險。他承諾,只要工黨成為澳大利亞的執政黨,澳政府就會撤回莫里森的這項政策

如今,阿爾巴尼斯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新總理,他和黃英賢也兌現了當年的諾言。

其實看得出來,澳大利亞并不想在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選邊站,對于澳大利亞這種遠在千里之外的國家來說,置身事外、保持中立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當時在莫里森單方面宣布耶路撒冷的地位歸屬之后,澳大利亞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一度變得緊張,澳大利亞在沒有收獲任何好處的同時,還惹得一身腥。

巴勒斯坦政府就曾對時任澳總理莫里森的做法進行了嚴厲批評,認為莫里森此舉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他的動機是出于國內外的政治算計。

所以現在看來,撤銷莫里森的這項政策將有利于阿爾巴尼斯政府緩和同伊斯蘭世界之間的關系。

在黃英賢發布聲明之后,澳外交部的網站也下架了涉及耶路撒冷的相關話語,在澳以關系的表述中只留下了“澳政府尊重巴以雙方的談判,并以此方案來作為解決沖突的依據”這一條。

黃英賢還在發言中補充強調,從今往后,耶路撒冷地位的問題將成為巴以談判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結果將由巴以雙方共同決定。

黃英賢表示,撤銷這項決定并不意味著澳以關系的改變,但同時她也指出,澳大利亞一樣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志,會繼續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毫無疑問,澳政府的表態受到了巴勒斯坦方面的歡迎,巴勒斯坦政府表示這是澳政府向正確的道路上前進的關鍵步伐,將有利于澳巴關系的發展。

不過懂得都懂,澳大利亞政府在耶路撒冷歸屬和地位問題上的態度,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美國政府的。

先前的特朗普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挑戰國際法,這使得莫里森覺得自己有了表忠心的機會。

而阿爾巴尼斯政府在觀望一段時間后,發現拜登政府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沒有特朗普那樣激進,所以這才敢于宣布撤回莫里森的相關決定。

但可以預見的是,要是美國不樂意,澳大利亞必定會迅速變臉,推翻現在的說法和決定。

而對于這一點,澳前總理保羅·基廷已經發出一針見血的警告,表示美國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國家,一味跟隨美國將導致澳大利亞迎來悲劇性的命運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