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疫情、糧食危機、俄烏沖突、極端天氣等全球性挑戰集中迸發,這使得聯合國所要負責的事務增多。
然而目前聯合國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存在不合理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成員國已呼吁聯合國改革,其中還有不少國家建議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安理會中的席位。
在這種背景下,烏干達駐俄羅斯大使摩西?基濟格也代表烏干達政府發表了觀點。
烏干達大使認為如果用經濟和人口規模當做衡量標準,那非洲國家應該擁有安理會常任理事會的席位,目前的安理會成員國到了換一換的時候了。
基濟格進一步強調,長期以來,非洲聯盟都在呼吁讓非洲國家更多地參與到國際政治之中,常任理事國里也需要有非洲國家的存在。
其實想要“入常”的國家不在少數,烏干達也不是第一個呼吁讓安理會“五常”擴員或者是重新洗牌呼吁的國家,比如印度、日本、德國、巴西就都有過這一訴求,但迄今為止沒有哪一個是成功了的。
同樣的道理,基濟格的倡議也是很難實現的。要知道,安理會“五常”的地位來之不易,不是誰都有能力和底氣與這五個國家叫板。
在二戰期間,中美俄英法五國都是有重大貢獻的國家,單憑這一點,就是讓其他國家望而卻步的門檻。
所以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五常”的席位很難被撼動,除非世界上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并且有其他國家表現異常突出。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不論是從現有的綜合實力還是國際地位來說,中美俄英法五國都是難以被取代的。“五常”是當今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五個國家,同時也是擁有強大核武庫的強國。
就算英國的GDP已經被印度所超越,法國在經濟上長期比不過德國,但英國在世界上還有著廣大的英聯邦國家作為呼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還與英國一樣,都屬于盎格魯薩克遜國家。
而法國在作為歐盟領袖之一的同時,還保留著多塊海外領土。其擁有5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2個特殊的地方行政區,海外軍事基地數量僅次于美國,勢力范圍可以說遍布世界。
并且直到今天,法國還在廣大的西非國家中擁有著強大的影響力,這些西非國家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都同法國難舍難分,這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不具備的豐厚資本。
因此“入常”的門票并不好拿到,就算“入常”的標準只和經濟、人口這兩項指標掛鉤,整個非洲大陸難找不到一個能和德國、印度相媲美的國家。
位于北非、橫跨亞非大陸的埃及人口已經破億,但經濟發展是他們的大問題。該國連糧食安全都無法保證,絕大多數國土還被沙漠所覆蓋,這使得他們的發展上限并不高。
而且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才稱得上是黑人真正的故鄉,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范疇。埃及人被歸類到白色人種之中,這與人們印象之中的非洲黑人并不相符。
位于非洲南部的南非曾被不少國際組織視為經濟發達國家,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如今南非的人均GDP僅為6000美元左右,這離經濟發達國家還差得很遠。
位于東非的埃塞俄比亞雖然人口也破了億,但其人均GDP連1000美元都達不到。現在擁有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的肯尼亞、加蓬和加納也都遠遠沒有達到“入常”的門檻。
但不可否認的是,烏干達大使基濟格的有些建議還是很有意義的,聯合國確實需要聽到更多來自第三世界的聲音。
值得一提的是,烏干達不僅建議聯合國改革,還在對待美國、俄羅斯等問題上也有自己的想法。
基濟格已經代表烏干達政府發出公開聲明,表示烏干達將繼續同俄羅斯發展良好的合作關系,就算是美國也阻礙不了非洲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
烏干達表示他們不反對使用本幣與盧布同俄羅斯展開貿易,這將有利于挑戰美元的經濟霸權地位。此外,烏干達還將同俄羅斯展開廣泛的軍事合作,以增強保衛國土安全的能力。
顯然,在美國力圖打造西方國家單極世界的背景下,烏干達政府的態度是難能可貴的,他們與俄羅斯之間展開的合作將有利于促進世界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如此一來,美國的世界霸權無疑會受到更多的挑戰,若廣大的發展中國家都能團結起來,共同反對單邊主義與強權政治,世界秩序將會變得更加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