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風向真變了,多國向美國發出信號,與中國的合作,美方擋不住

導讀隨著中國在民用科技領域和太空技術等方面的全面崛起,美國不僅出手打壓中國的技術進步,還向外界散播所謂“中國科技并不安全”等謠言,但是...

隨著中國在民用科技領域和太空技術等方面的全面崛起,美國不僅出手打壓中國的技術進步,還向外界散播所謂“中國科技并不安全”等謠言,但是已經有不少國家已經認清了美國嘴臉,公開對美國說不。

據日媒介紹,阿聯酋國務部長奧拉瑪近日表態,對中國在科技領域日益占據主導地位并不感到擔心,阿方對與各國合作均持開放態度。這一舉動著實打了美國方面的臉,現如今許多中東國家都在向美國發出信號:是他們自己想跟中國合作,跟中國做生意,就算是美國也不能指手畫腳。在這個原則問題上,中東國家不會聽命于任何人。

(拜登此前曾訪問沙特但并未取得效果)


在中東地區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不斷變化的安全動態中,中國正在加緊努力擴大與中東地區各大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并與阿拉伯世界建立全面的戰略伙伴關系。中國深化了與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巴林、卡塔爾、科威特和阿曼等海灣國家的經濟聯系,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電信、技術和能源等領域,幫助各國建立了一整套基礎設施。

(中東多國并未受美國影響禁止華為)


除了海灣國家之外,中國還大力參與埃及的重要項目,特別是埃及新行政首都的建設,中國國有企業正在這里建設中央商務區。蘇伊士運河經濟區開放后,中國得以大范圍打入埃及市場。中國仍然是蘇伊士運河地區開發項目的最大投資者,該項目是中國通往歐洲的最重要航線。除此之外,中國還積極參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重建計劃,伊拉克的能源儲備和戰略位置對中國至關重要,而美國對敘利亞的制裁推動敘利亞選擇擴大與中國的合作。

在更大背景下,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中東地區利益融合,與沙特“2030年愿景”、阿曼“2040年愿景”、卡塔爾“2030年愿景”、科威特“2035年愿景”、埃及“2030年愿景”等面向本地區經濟社會改革的重要倡議加強對接。在美國從中東地區逐步撤軍的背景下,中東各國認識到,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以“中東安全保護者”自居。這意味著,中東各國可以更加自信地增加其影響力,而中國一貫支持中東國家,團結合作解決地區安全問題,支持中東國家自主探索發展道路,這更加加深了各國對于中國政策的歡迎。

隨著歐美一方面利用碳排放權收割發展中國家和能源輸出國,另一方面鼓吹綠色能源大力縮減化石能源供給的檔口,這極大地影響了以石油出口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中東各國的收入。而美國還仗著自身勢力,強勢要求石油輸出國組織提高石油供給,這引發了沙特等歐佩克國家的一致反對,并削減了石油產量,給了拜登和美國的霸權主義狠狠一擊。

現如今,全世界和中東地區局勢正在經歷前所罕見的大變局,中東國家的自我覺醒意識越來越強烈,同時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又進入衰退周期,所以中東國家與中國的合作,美方現在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上,都是擋不住的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