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威脅俄羅斯
10月中旬,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一次學術會議中對媒體表示,北約和歐洲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對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的計劃發出了明確的“強硬信號”,即一旦烏克蘭遭遇任何形式的核打擊,北約將出動常規軍事武裝力量,全部殲滅在烏俄軍,對此威脅,梅德韋杰夫則回懟道“如果北約敢殲滅俄軍,那么俄軍必然對北約國家全面實施核打擊,全球必然進入核冬天”。許多人覺得,這是北約官員和俄羅斯官員的又一次隔空放炮,沒有任何實質性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常規武裝殲滅在烏俄軍”,這個說法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其很有可能真的是北約應對俄羅斯核打擊的“軍事方案”之一。
▲波蘭外長也透露北約可能下場
第一次將這個方案透露出來的人是波蘭外長茲比格涅夫·拉烏在9月底說的,他原話是“如果俄羅斯敢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那么北約軍隊就將進入烏克蘭直接和俄軍交戰”。緊接著,10月初,美國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彼得雷烏斯在接受采訪時也說“如果俄羅斯敢使用核武器,那么北約軍隊將干掉俄軍,至少是滅掉黑海艦隊的所有軍艦”。這其中,波蘭外長茲比格涅夫·拉烏是現任官員,必然了解北約各國之間就俄羅斯可能使用核武器進行的磋商成果,他放出來的風可信度是較高的。彼得雷烏斯雖然是美軍前任高官,但此人是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美軍將領,和拜登以及拜登班子成員都十分熟悉,也不能排除美國政府故意讓他出來放風警告俄羅斯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2日,法國總統也被媒體問到這一問題,他回答道“法國將不會使用核武器作為回擊”,雖然這一表態被許多人批評為觸犯了“核武戰略禁忌”,但其實和茲比格涅夫·拉烏、彼得雷烏斯的表態并不矛盾,馬克龍作為普京的“煲電話粥”好友,沒有明確表示法軍不會參戰,這就很危險了。
▲拜登總是閃爍其詞
當然,最為關鍵的當然是美國總統拜登、國務卿布林肯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的表態了,這幾個人對這個問題總是閃爍其詞,不肯正面回答。拜登的說法是“不要用,不要用,不要用”,布林肯和沙利文的說法比較一致,是“已經私下警告過俄羅斯,將面臨可怕后果”。他們不愿意讓外界知道美國準備的方案,這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對俄威懾已經傳達起效,如果將其公之于眾,就相當于把自己綁在輿論戰車上,到時候想改變也不好做,失去了政策靈活性。
總體而言,從這么多西方政要嘴里都說出來“殲滅俄軍”和“面臨可怕后果”的話,確實絕對不是偶然的,北約很有可能確實著手準備了一套一旦俄羅斯使用核武器就對其開戰的作戰預案。從美國調兵動向來看,今年5月份起,美國駐扎歐洲的軍隊規模就在不斷增加,近日更是不顧俄羅斯警告,在俄烏戰場核戰風險較大時宣布將在10月17日至10月30日舉行核力量威懾演習,顯然是開始著手軍事準備了。
▲北約確有實力殲滅在烏俄軍
那么,北約真的有實力殲滅在烏克蘭的俄軍嗎?我認為確實是有這個實力的,理由有三條:一是現在的俄軍和烏軍交戰已經筋疲力盡四處漏風了,如果北約軍隊直接下場,當然是趁你病要你命,俄軍不可能有任何機會;二是北約的武器裝備水平要遠高于俄羅斯,近幾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大規模精確制導武器轟炸看起來很嚇人,實際上每日使用的精確制導武器數量只有100-200多枚左右,整個武器戰爭期間最高一天才300枚,然而,北約在海灣戰爭期間每日就能夠射出500枚以上的精確制導武器,現在30多年過去了,北約軍隊實力有強可想而知;第三是北約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部署和調動極為熟悉,眾所周知的是,烏克蘭軍隊之所以能夠在戰場上屢屢戰勝俄軍,是背后有強大的北約情報系統和軍事顧問支持,現在如果換北約軍隊下場,是可以直接就無縫切入的。
當然,我認為如果普京的核打擊決心真的足夠強的話,北約為了烏克蘭去冒吃核彈的風險可能性也不大,最忌諱的是猶猶豫豫讓人看出來俄羅斯不敢用核武器,這就很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