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斯首相位置恐不保,保守黨考慮更換新領導,拜登也提出批評

導讀近段時間,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接連遭遇嚴重質疑,由于她在上任之后頻繁更改政令,并且還要求自己親自任命不久的財政大臣離職,這讓英國各界...

近段時間,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接連遭遇嚴重質疑,由于她在上任之后頻繁更改政令,并且還要求自己親自任命不久的財政大臣離職,這讓英國各界感覺這位首相似乎并沒有什么良策,一切都是為了保住首相位置而已。

特拉斯上臺之初,一腔熱血地提振英國的經濟,但是她和她的團隊似乎對英國的具體情況并不是非常了解,而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制定政策。

特拉斯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其中的核心就是減稅,其本質也很簡單,就是降低國民稅收負擔,從而刺激消費以提升經濟動力。

但是英國所面臨的嚴峻狀況,絕不是國民稅負壓力過大這么簡單。脫歐困局、通貨膨脹、俄烏危機、政治內斗、能源危機等等一系列的頑疾都不是一項減稅政策能夠解決的。

并且,特拉斯也沒有針對國內復雜矛盾拿出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只顧自說自話。

減稅政策一經頒布就遭到了英國各界的強烈反對,人民驚奇地發現,這一系列減稅政策的重點竟然集中在了少數的富人身上。

這些富裕人群根本沒有那么大的生活壓力,減稅只會增加他們的財富積累,而真正惠及到普通大眾身上的力度非常之小,有人甚至認為這種政策實際上是在“劫貧濟富”。

在對富人進行減稅的同時,特拉斯的政策中卻包含了對企業所得稅的上調,這實際上是在打壓英國企業。

這種政策還引起了英國金融界的恐慌,他們判斷英國經濟將因為新政策而遭到巨大的打擊,并且他們也對特拉斯團隊的執政能力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就在反對者準備與特拉斯政府做激烈談判,爭取修改政令的時候,特拉斯自己竟然因為輿論的壓力而突然取消了減稅政策。

這個動作讓整個英國為之一震,其震撼程度遠超減稅政策本身。一個剛剛上任的新首相,制定了一整套的施政方案,肯定是經過嚴密調查和深思熟慮的,雖然不可能盡善盡美,但應該是有理論支撐的。

但是這些方案卻被特拉斯自己給迅速推翻了,這屆政府對自己竟然如此沒有自信,朝令夕改,英國各界開始紛紛質疑特拉斯的執政能力。

面對岌岌可危的執政狀況,特拉斯急需找人來背鍋,最終財政大臣克沃滕在10月14日被免職,成了唐寧街的替罪羊。而這時距離他接受特拉斯的任命才僅僅38天。

可是克沃滕的免職并沒有打消人們對特拉斯的質疑和反對。恰恰相反,很多議員認為特拉斯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保住首相大位,她壓根沒有把精力放在如何治理國家方面。

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當場向特拉斯提出了尖銳質疑:你還有什么資格來領導英國?

這讓特拉斯一度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

甚至保守黨內部現在已經有人在討論如何更換新任領導人的方案了,如果特拉斯不能盡快拿出有效措施和足夠的魄力,首相這個位置很快就會迎來新的主人。

令人意外的是,除了英國本土的政客之外,美國總統拜登也對特拉斯的表現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拜登表示,他找不出任何理由覺得應該為極少數的富人減輕負擔,這樣做對英國經濟和通貨膨脹沒有任何好處,特拉斯的決定顯然非常不理智。

除此之外,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也認為特拉斯政府應該在此時尋求對抑制通貨膨脹的支撐,而不是簡單地調整稅率。

當然,美國人并不是真的關心英國經濟發展是否能夠提振,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英國能否在抑制通脹方面為美國提供幫助。

總而言之,特拉斯目前面臨嚴峻的執政危機,當選首相的喜悅已經蕩然無存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