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萬人沖上街頭,西方“風景線”徹底爆發

導讀#巴黎大規模抗議嚴重通脹#文/君劍西方徹底亂套了,各種“風景線”在歐洲到處上演。據海外網報道,法國左翼團體發起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已...

#巴黎大規模抗議嚴重通脹#

文/君劍

西方徹底亂套了,各種“風景線”在歐洲到處上演。

據海外網報道,法國左翼團體發起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已經在巴黎街頭爆發,馬克龍的競爭對手梅朗雄,還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埃爾諾都參與到此次抗議活動中,據說抗議人數達到了14萬人之多。

(法國人在抗議示威)

梅朗雄將矛頭直指馬克龍政府,他認為馬克龍讓法國陷入混亂,他還號召大罷工,以進一步施壓馬克龍。之前,法國已經出現大規模的煉油廠工人罷工潮,以至于法國三分之一的加油站出了問題。馬克龍政府強行要求工人上班,但也受到了抵制。

除了法國以外,歐洲其他國家也紛紛爆發抗議,在德國萊比錫,人們舉行反戰游行,他們呼吁德國政府更加關注民生狀況。而在意大利的羅馬,也有大量抗議者走上街頭,他們要求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并高聲反對北約。

(萊比錫和羅馬的抗議示威現場)

一段時間以來,歐洲的抗議示威活動此起彼伏,規模越來越大,口號也越來越激烈。

不過示威者的訴求基本上都是關系到生活成本、能源供應,并且很多示威者都反對西方挑撥烏克蘭危機,還有人要求退出北約、退出歐盟。

這一次歐洲十幾萬人上街暴走,實際上也就是這些問題的再次發酵。歐洲民眾感受到了失敗,他們被迫再次面對危機,而很多歐洲國家的政府在處理危機問題時十分失敗,對內解決不了高通脹和能源等問題,對外又只會依附于美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扮演美國打手的角色。歐洲如此“喪權辱國”,也難怪“風景線”四起了。

(法國加油站,汽車在排隊加油)

從這些愈演愈烈的現象,我們不難看出幾個問題。

第一,烏克蘭危機是真的讓歐洲民眾感到厭倦了。雖然西方輿論一直在給烏克蘭做宣傳,但是隨著俄烏沖突時間線的拖長,歐洲民眾也開始明白過來,這場沖突并沒有讓西方成為所謂的“贏家”。相反,因為西方對俄制裁的加劇,導致了嚴重的反彈作用,現在歐洲正為這些后果買單,歐洲民眾肯定是不干了。

(德國抗議者不滿北約操控烏克蘭局勢)

第二,西方國家自身的問題十分突出,即使不考慮俄烏沖突,西方國家仍然面臨疫情、通脹、社會危機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俄烏沖突的情況下進一步被放大。西方國家想要通過炒作烏克蘭危機,將視線轉移開去,這完全是癡人說夢。

第三,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因為歐洲還沒有迎來最困難的時候,有分析認為,到年底的時候,歐洲的能源危機會進入艱難時期,到那個時候,歐洲民眾的生活將會遭受嚴重影響。因此,類似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在未來恐怕將會更加頻繁地在歐洲上演。

(面對能源危機,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已經警告“沒時間可浪費了”)

歸根到底,西方國家沒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而烏克蘭危機又讓問題惡化,因此西方社會的動蕩很難避免。

尤其是歐洲,為美國火中取栗,自己卻要為后果買單,可以說這場危機下來,歐洲必然是輸得最慘的那一個。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