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總統拜登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電話會談中表示,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所需的軍事物資,幫助烏克蘭軍隊開展反攻行動。然而就在拜登作出上述承諾不久后,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當地時間10月15日對外宣布,美國和西方盟友將暫緩向烏克蘭軍隊交付制導武器,不過奧斯汀并未在聲明中解釋作出上述決定的具體原因。
美國媒體認為,五角大樓暫緩向烏軍援助制導武器的根本原因是庫存告急。報道稱,俄烏軍事沖突爆發近八個月,雙方軍隊武器彈藥的消耗非常大,而烏軍幾乎全靠外部援助。面對如此大的武器彈藥消耗,美國和西方盟友根本無法滿足烏軍的需求,這一點奧斯汀在聲明中大方承認。
一位曾經負責美軍武器彈藥采購的官員表示,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結束后,美軍的武器彈藥采購量大為減少,目前美軍的武器彈藥庫存處在低點。以俄烏軍事沖突的烈度,美軍現有的“海馬斯”火箭彈、“標槍”反坦克導彈以及“毒刺”防空導彈的庫存量,肯定跟不上烏軍的消耗。而啟動新一輪采購,又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無法滿足烏軍當前的需求。
該位官員表示,美軍現有的武器彈藥庫存,不可能全部提供給烏軍,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局勢頗為緊張,多個地區存在爆發軍事沖突的風險,同時美國主導的反恐戰爭也沒有結束,美軍對武器彈藥的需求也相當高,在武器彈藥存庫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補充的情況下,五角大樓只能暫緩對烏軍的援助。其實不止是美國,德國等北約成員國之前也表示,已經沒有多余的武器彈藥提供給烏軍。
美國媒體表示,除庫存不足外,擔心對烏援助可能導致美俄之間爆發戰爭,也是五角大樓暫緩向烏軍提供制導武器的一大原因。在俄烏軍事沖突爆發初期,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援助給烏軍的彈藥武器,主要以防御型為主,但是進入下半年,西方國家援助的武器裝備開始向進攻型轉變,以“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為代表的一批裝備,對俄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西方國家向烏軍援助進攻型武器彈藥,惹怒了俄羅斯,莫斯科方面多次警告,如果西方國家對烏軍事援助持續升級,俄軍將予以反制。西方國家害怕俄烏軍事沖突的戰火波及自身,暫緩對烏提供制導武器,是不想徹底激怒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