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黃梅戲《女駙馬》的故事原型

導讀原標題:聊聊黃梅戲《女駙馬》的故事原型作者:劉櫻姝“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黃梅戲《女駙馬》的故事講的是道臺之女馮素珍...

原標題:聊聊黃梅戲《女駙馬》的故事原型

作者:劉櫻姝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黃梅戲《女駙馬》的故事講的是道臺之女馮素珍為救未婚夫,女扮男裝,偶然看到招考皇榜,就冒用未婚夫李兆廷的名字去應試,沒想到高中狀元。皇帝出于愛才,要把她招為駙馬,惹出一系列鬧劇,最后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在晚唐五代時期,有一位叫黃崇嘏的姑娘就拿過這樣“大女主”的劇本,只是皇帝換成了知州。這個故事記載在《太平廣記》里。

黃崇嘏(gǔ)(883年-924年),四川邛崍市火井鎮人。至今在其家鄉還留有清同治年間建的崇嘏塔、民國建的狀元橋,以及黃崇嘏墓等相關人文遺跡。

當年邛崍縣城發生火災,黃崇嘏不知何故被當作縱火犯關入監獄。她寫了一首《下獄貢詩》自訴冤屈。“偶辭幽隱在臨邛,行止堅貞比澗松。何事政清如水鏡,絆他野鶴在深籠。”

這首詩寫呈給了當時的知州周庠。周大人鑒于詩寫得好,頓生愛才之心,特別召見了她。她自稱是“鄉貢進士”(后被文學作品加工成“狀元”),談吐不俗。周大人見此人文質彬彬,又識文斷字,以貌取人也不像是個“縱火犯”,于是當庭釋放了她,還其清白。據此推斷周大人未識別出黃姑娘是女兒身,很可能黃姑娘平時喜歡中性打扮。加上她的名字“崇嘏”給人第一印象也不像個女孩。

由于黃姑娘才華橫溢,周大人讓她和自己的子侄一起學習。黃姑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深受周大人賞識。后來周舉薦她做了個八品官——司戶參軍。故事發生到此周大人還沒認出黃崇嘏是個女兒身。黃姑娘心知肚明對方將己錯認為男子,所以才能給予這些“優待”,也順水推舟干脆就做個“男兒”吧。

要說黃姑娘還真有兩把刷子,上任一年就干出了政績。周大人更是青眼相加,有意抬舉。這次周大人想把自己女兒嫁她,黃姑娘知道這“好事”可不敢接手,于是寫了首《辭蜀相妻女》詩。其中有句“幕府若容為坦腹,愿天速變作男兒。”周庠讀后大為吃驚,但終究是愛其才,把黃的書信轉給皇帝(后蜀王衍)請求“狀元身乘侍郎之父移歸梓里”。

黃姑娘回家鄉葬父后,再也沒有出仕。據說她改為母姓楊,隱居山中,四十一歲死于貧病交加中。她的故事本來是一路逆風飛揚,到這里卻又戛然而止,最后草草收場,不禁讓人為舊時代的女性扼腕嘆息!如果不是“招女婿”,黃姑娘的職場生涯應該還能再長久一些。

但在男權社會里,女子終究難在社會上有立錐之地。即使把黃崇嘏的故事改編成黃梅戲《女駙馬》,里面的女主馮素珍中“狀元”,也“不為把名顯”、“不為做高官”,只是為了一心救未婚夫李兆廷。后來還把“狀元”的名頭讓給了未婚夫,自己甘居幕后。

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中就曾指責黃崇嘏有“三不潔”:“偽為男子上詩,一不潔也。服役為吏,周旋于男子中,二不潔也。事露而不能告所愿,復以詩戲,三不潔也。何謂青松、白璧之操耶?”這完全就是站在“男權”立場上對黃崇嘏的一番吹毛求疵,但生于舊時代的女性又能如何呢?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