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侯杰 蔡軍)22日,廣州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廣期所”)首個品種、全國首個新能源金屬品種——工業硅期貨掛牌上市。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活動并致辭,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廣州市市長郭永航共同為工業硅期貨鳴鑼開市,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部主任羅紅生宣讀批復文件。
方星海副主席在致辭中指出,廣期所把首個品種選定為工業硅這一“硅能源”產業基礎原材料,對于支持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更好應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經過1年多緊張有序的準備,廣期所第一個品種正式上市,匯集了交易所全體干部職工的奮斗付出以及各兄弟交易所的大力支持,成果來之不易,在疫情持續反復的背景下更顯難能可貴,這也表明疫情并不可怕,我們一定能戰勝它。方星海強調,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提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工業硅期貨和期權上市是廣期所建設發展重要的開端,綠色低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方向,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廣期所要牢牢把握服務綠色低碳經濟的定位,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以產品制度技術創新為引領,深化優化對產業和投資者的服務,積極探索高水平對外開放新路徑,扎實做好市場監管和風險防范,朝著建設創新型、市場化、國際化的現代期貨交易所不斷努力。
廣期所總經理朱麗紅代董事長胡政作答謝致辭。她表示,工業硅是廣期所的第一個品種,它的上市體現了廣期所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和建設綠色、創新型交易所的初衷。工業硅期貨和期權的上市,有助于增強相關產業鏈韌性,形成與我國光伏產業體量相匹配的國際價格影響力,也為期貨市場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新的有力支撐。工業硅期貨和期權走向成熟,還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廣期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堅強領導下,嚴謹細致做好各項舉措落地實施工作,持續加強市場培育,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廣期所將在綠色發展領域繼續深耕,在助力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中奮力實現新作為。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于海平,廣州市領導盧一先、賴志鴻,以及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省市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廣期所股東單位代表,龍頭企業、公募基金、銀行、期貨公司等相關代表出席當日活動。
截至22日15時收盤,總成交量3.32萬手,持倉量0.66萬手,成交額30.78億元。總體上看,工業硅期貨市場運行有序,投資者參與理性,實現了平穩起步的預期,也為次日上市的工業硅期權順利落地和運行打下了基礎。據了解,工業硅首批上市合約為SI2308、SI2309、SI2310、SI2311和SI2312,自2023年1月起,每月按序增掛后續合約直至上市合約數量達到8個,未來將按照摘一掛一原則,維持每日上市交易合約總數為8個。從當日價格走勢看,主力SI2308合約開盤價19100元/噸,收盤價18310元/噸,較掛牌基準價18500元/噸下跌1.03%。SI2309、SI2310、SI2311和SI2312合約也呈下跌走勢,收盤價分別為18215元/噸、18150元/噸、18000元/噸、18355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