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穆里尼奧、斯坦科維奇的對決里,穆帥擁抱德陽,問候語是當年他打入的華麗吊射,德陽回以“我愛你”,這溫馨的一幕,讓很多國米球迷情懷泛濫。
重回意甲后,穆里尼奧經常談到國際米蘭,他對藍黑軍的感情可見一斑。本輪前,他拿國米為例,激勵羅馬球員:遇到傷病、困難無需認慫,學學國米,之前輸給羅馬后,媒體都在炒作他們本賽季要完,可人家鋒線中場兩大核心都傷了,照樣擊敗巴薩!
穆帥的這些說法在意大利首都并不討喜,羅馬城那些恨國米入骨的名記們,恨得吹胡子瞪眼。但敢于說出心之所想,就是狂人格調,他怎會怕那些人!
穆里尼奧對國米的幫助不止是口頭支持這么簡單,本賽季國米從低谷反彈的一個重要收獲——球隊目前的三項數據王姆希塔良——也有穆帥的心血在內。
之前國米8輪4負,近來藍黑軍找回狀態。
有人指出,國米其實沒進行什么大調整,只是換了首發門將這一個位置,就扭轉了頹勢。
這說法并不全面:國米的調整不止門將一處,傷愈的姆希塔良進入骨干陣容,幫助極大。
因為姆希塔良沒有華麗數據傍身(目前只有1個助攻),作用很容易被忽視。
但事實上,姆希塔良復出后,出場并不多,卻已成球隊的三項數據王。
其一,推進之王。
兩線合計,姆希塔良場均能完成5.94次帶球推進,其中2.81次持球推進入“進攻三區”,這兩點,他在球隊所有出場超過100分鐘的球員里排名首位——領先其他人幅度還挺大。
姆希塔良上位前,國米主要由迪馬爾科等人來推進,但迪馬的這兩項數據只有姆希塔良的一半左右。
佩里西奇走后,國米推進難的問題就非常明顯,姆希塔良能填補佩里西奇留下的部分空白。
其二,運動戰傳威脅球。
國米本賽季,場均能傳出4+次威脅球的球員有4個:恰爾汗奧盧、迪馬爾科、巴雷拉和姆希塔良。
但前三者的很多威脅球是靠“死球”來完成,包括本賽季主罰定位球機會變多的巴雷拉。
姆希塔良場均傳出4.23個威脅球,都是運動戰完成,球隊第一。姆希塔良讓桑切斯、埃里克森離開后,國米前場傳球精度不足的問題有所緩解。
其三,場上作用。
無需言語多說,事情就像禿子頭上的虱子一樣明顯:在聯賽里,姆希塔良在場的時間,國米每33.4分鐘就能打入1球,他沒在場的時間,國米每60.4分鐘才能打入一球。而且姆希塔良在場的時間,國米的丟球頻率也在下降。本賽季國米沒有任何其他球員能制造如此懸殊的差距,這證明著球員的作用。
足球有個最淺顯的道理:缺什么,補什么,一定有用。國米欠缺的元素,姆希塔良能補上,自然作用明顯。
這也是一筆“技術扶貧”的引援。
近來坊間一直在贊美恰爾汗奧盧、巴雷拉等人,他們確實配得上稱贊,但他們的表現提升,與姆希塔良復出有沒有關系呢?
國米應該對穆帥抱有感恩。姆希塔良能夠無縫融入國米的352陣型,能夠在后腰位置上出彩,這與穆帥不無關系。
對比一下2019-20賽季,姆希塔良剛來意甲時的位置、職能,再對比一下他本賽季的位置、職能,可以發現,在過去3年里,這名原本的攻擊型中場、邊鋒,完成了徹底轉型。
關鍵人物就是穆里尼奧。上賽季狂人執教羅馬,姆希塔良的位置越來越靠后,但場上作用和價值卻反而提升,這過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穆帥付出了無數心血。
如果沒有這樣的改造,姆希塔良很難加盟國米——如果他還是只能踢邊鋒或前腰,那么他在藍黑軍的352體系里根本就沒有位置。
在意甲,攻擊手“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先例實在太多,比如布羅佐維奇,踢前腰時缺乏競爭力,成為清洗熱門,都去機場了,被召回來改踢后腰,從而扭轉頹勢,如今成為國米稅前年薪之王。
姆希塔良也是一例。
當初,姆希塔良加盟國米時,很多批評家炮轟這筆引援,羅列的三大罪狀是:年邁、年薪高、沒位置,因此看衰他的前景。
但這三大罪中的后兩條,有些外行了。
球員確實年邁,但薪資并不高——稅后380萬的他能享受稅惠,所以國米支付的年薪+稅款,其實比離隊的貝西諾還稍低,較之比達爾更是低了很多,性價比還行。至于沒位置一說,穆帥已經解決了。
還是那句話:不喜歡這種注定只是“過客”的老將,可以理解。
但姆希塔良的出彩,對國米未來建設,還是有啟示作用。
首先,用人可以更加靈活、不拘一格。再者,引援不能只看頭長、腿粗、一身腱子肉,而忽略技術、精度在這項運動的巨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