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朝日新聞》11月13日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2日抵達柬埔寨首都金邊,開始了東南亞之行。但就在11日,岸田突然撤換了法務大臣葉梨康弘,結果導致他的出發時間被推遲,原定于12日與越南、文萊舉行的首腦會談也一度被取消,后來又不得不重新調整日程。與老撾的首腦會談變成了站著談話。日本政府的混亂對外交也產生了影響。
報道稱,岸田抵達金邊后,出席了東盟與日中韓(10+3)領導人會議。會議結束后,岸田與老撾總理潘坎站著進行了交談,對于未能舉行首腦會談一事,他說:“這次沒能好好談一談,感到非常遺憾。”潘坎回答說:“雖然時間較短,但很高興能與你會晤。”
據報道,岸田首相出發時間原定為11日下午3點,并應該在當天晚上抵達金邊,從12日早上開始進行一系列外交日程。但在出發前,他決定撤換葉梨康弘,并在這之前需要對事情的原委作出解釋。
11日下午,日本外務省突然通知隨行記者團說“今天不會出發”,并忙于調整外交日程。由于岸田抵達金邊的時間推遲,日本政府內部一度出現了替代方案,如讓首相以視頻方式出席12日早上開始的東盟峰會,或由外務省官員代表他出席。
但是,據岸田身邊人士說,“首相本人強烈希望以面對面方式參加峰會”。結果,為了趕上東盟與日中韓(10+3)領導人會議,他破例決定凌晨1點出發。
報道指出,從岸田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希望將政府的混亂對外交造成的影響能降到最低。但也可以說,混亂的原因正是岸田的判斷遲緩。
岸田身邊人士說,“執著于讓葉梨履行解釋責任是岸田式做法”,并稱讓葉梨在國會進行說明后,就撤換了他。但是,這種“岸田式做法”并沒有得到理解。相反,此舉被認為是作出撤換決定遲緩。自民黨資深人士稱“政府喪失了判斷能力”,公明黨人士稱“誤判了輿論的批評”,最終增加了外界對執政黨的不信任情緒。
報道稱,雖然岸田希望通過外交取得成果來挽回一些損失,但究竟能否挽回已經受損的信任感,還是一個未知數。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