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吳施楠
編輯 | 袁月
近日,北京、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地接連遭受暴雨襲擊。在此之前,華北地區經歷了近10年來最強高溫天氣。不斷出現的極端天氣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影響人們的健康。在2023年中國過敏防治周系列學術活動啟動會上,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醫師分會會長、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尹佳指出,極端天氣導致花粉、霉菌等過敏原增多,人們發生過敏、哮喘的可能性也隨之升高。
尹佳推測,今年北方地區發生的洪水可能使喜歡潮濕環境的葎草生長旺盛,葎草花粉授粉期延長,到九、十月份,大量葎草花粉擴散到空氣中,會引起更多夏秋季花粉癥患者哮喘發作,原本有哮喘的人,癥狀恐怕更加嚴重。
極端天氣和過敏的關系受到全球關注
近一兩年,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的專科學會,都在強調氣候變化和過敏間的關系。今年的8月7日至13日是我國第八個“中國過敏防治周”,主題就設為了“關注氣候、環境和生活方式變化,預防過敏”。
圍繞這一主題,尹佳表示,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全球變暖導致了花粉季延長,花粉產量上升,致敏力增強。而洪水退去后,室內會產生大量霉菌、塵螨等,過敏原數量的增加容易引起人們發生過敏和哮喘。
極端天氣還給我國很多地區帶來了“雷暴哮喘”。“去年9月中旬的某一天,榆林出現雷暴天氣,當地有大量人因為劇烈哮喘到醫院急診就診。很多原本只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也突然發生哮喘。”尹佳解釋說,這是因為花粉顆粒在雷雨和雷暴的作用下,變成了一個個很微小的碎片,這些碎片隨著雨滴落在地上,又變成更微小的碎片,從而引起人們劇烈哮喘。
在我國北方地區,每年夏秋季是花粉季,也是過敏、哮喘集中發作的時期。尹佳指出,北方夏秋季花粉過敏的人群中,大約有53%合并過敏性哮喘,癥狀不算輕,持續時間從十幾天到六十多天的都有可能,有的人甚至能持續哮喘到11月,霜降才能緩解。加上今年又下了暴雨,發生了洪水,葎草在潮濕環境中長得好,因此,今年的花粉季很可能滯后并延長。等到9、10月份,大量葎草花粉擴散,就會引起更多夏秋季花粉過敏的人哮喘發作,原本有哮喘的人,癥狀恐怕更加嚴重。
預防過敏要多與泥土親近
實際上,十幾年前,我國過敏疾病的發病率并不高。隨著經濟飛速發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與20年前相比發生了明顯改變,接近發達國家。各種室內裝飾材料、食物添加劑、化妝品,洗滌用品等已成為每個人都離不開的產品,再加上年輕一代人逐漸遠離自然的生活,導致我國過敏及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
尹佳總結說,現階段,我國過敏性疾病已形成8個增長特點,分別是低齡人群發病明顯增多;低齡兒童食物過敏、特應性皮炎明顯增多;霉菌成為兒童性哮喘重要誘因;花粉過敏在北方各個地區發病明顯增加;城市人群過敏發病高于鄉村,經濟發達地區高于落后地區生活水平高、受教育程度高人群發病高;食物過敏和嚴重過敏反應發病增多;多重過敏患者增多。多重過敏是指一個患者同時對多種物質過敏,如對塵螨、霉菌、花粉、食物和寵物同時過敏。
談到過敏高發的原因,尹佳援引國外學者的觀點指出,人體的皮膚、消化道還有呼吸道都有一道上皮屏障,是人體和各種微生物平衡共生的重要基礎。洗滌劑、表面活性劑、乳化劑等物質破壞了這種微生態平衡,導致上皮屏障功能受損,各種有毒物質和抗原滲透到人體中,便引起了過敏、自身免疫疾病等炎癥性疾病。
今年的過敏周特別強調關注生活方式的變化就是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民認知水平。提醒大家要推行自然的生活方式,多增加戶外活動,特別是要多與泥土親近。同時,盡量減少洗滌劑使用頻率,保護人體上皮屏障。
成立過敏培訓云學院
面對日益增加的過敏人群,我國的過敏醫生特別是專科醫生尤為稀缺。尹佳告訴搜狐健康,從診療層面,我們需要加強過敏專科醫生培養,開展多層次培訓,加強過敏專科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建立社區醫院-區縣醫院-市級醫院-國家級醫院多層級聯盟,方便患者就醫和管理,建設全國標準化網絡數據平臺,規范過敏性疾病的診療。
為解決上述問題,北京協和過敏培訓云學院于啟動會上正式成立。據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云學院首任院長關凱教授介紹,云學院是集直播授課、精品課程、多學科協作(MDT)、實踐基地、在線答疑和社區互動功能為一體的科學化、專業化的醫學數字教育平臺。
目前已經擬定“2023-2025追光計劃”,將集中力量搭建協和特色的核心過敏專業課課程體系,并面向行業引進優質教學師資與優質學科內容,組建國內與國際頂級的專業學術委員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廣大基層醫療機構與醫學院提供人才培養支持,以專科發展帶動整體診療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