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少年,是最能代表一座城市精氣神的人,深圳最不缺少的,就是各懷絕技的少年們。2021年,有這樣一群深圳少年,走入了公眾視野,有全網流量超5億的“汽修女孩”古慧晶,有中國第一批赴南沙群島執行守礁任務的“95后”女兵林思昭……他們之中,有能工巧匠,有科研新星,也有堅持自己平凡夢想的小小少年,他們都曾因為自己特別的故事登上熱搜、出圈,讓全國認識到了深圳少年們的青春風采。
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寄語年輕一代,“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向著夢想追光前行,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南方都市報社承辦,深圳市教育局、中共尋烏縣委共同協辦的“深尋攜手 青春向未來”主題活動正式啟動,“懷抱夢想”又“敢想敢為”的深圳、尋烏兩地少年學生,用腳步丈量革命老區尋烏的土地,暢想美好青春未來,進行一場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少年實踐。
尋烏,地處粵贛閩三省交界,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毛澤東同志在此著就《尋烏調查》和《反對本本主義》兩篇光輝著作,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等重要論斷。而尋烏與深圳,也有著特別的緣分,發源于尋烏縣的東江,是深圳的重要飲用水源,兩地“共飲一江水”。
深圳,40多年來以拓荒牛姿態一路疾馳,被譽為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城市奇跡,同時也是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這座移民城市的崛起,得益于這個偉大時代,但也離不開包括尋烏在內的廣袤腹地,40多年以來的持續輸出。
2019年,深圳市和尋烏縣建立支援合作關系,開始譜寫經濟特區和革命老區共同奮斗、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動人篇章。深圳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3.51億元,助力尋烏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至今深圳與尋烏的幫扶關系,已經持續了4年,兩地共同打造“特區帶動老區、老區支持特區”的先行示范,推動深圳支援合作尋烏工作不斷再上新臺階。
這一次,一群青春朝氣的深圳少年,跨越近400公里奔赴尋烏,與尋烏少年攜手組成調研團,14名小團員分別來自廣東深圳和江西尋烏的六所學校,少年們以中國南部的兩座城市——深圳經濟特區和尋烏革命老區為答題卡,嘗試用少年視角來回答“共同富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等時代命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兩座城市為樣本,作答時代命題,具有特別意義。而尋烏,正是這樣一個有著獨特教育意義的地方。
兩座城市的少年們,決意以平視時代的姿態,來尋找自己的答案。在江西尋烏,少年們以先輩“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求真務實精神,登頂椏髻缽山,體會老區奉獻和特區綻放的山水情誼;穿行稀土礦坑公園,探尋人與自然間,從予取予奪到和諧共生的艱難歷程;走進深圳援建的亞洲最大產蛋基地,思考共同富裕的各種可能性,并在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進行一堂特別的“思政課”,在新時代深尋攜手發展背景下,同寫一篇青春版《尋烏調查》。
從校園書齋到祖國大地,以“Z時代”的視角去體察和思考,而這也正是本次“深尋攜手,青春向未來”主題活動的初心使命。
鯤鵬之志,始于足下。當兩地少年相聚在一起,深圳和尋烏的故事,也有了全新的視角,少年們攜手,青春向著未來,出發!
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深圳市委宣傳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承辦單位:南方都市報社
協辦單位:深圳市教育局、中共尋烏縣委
調研團名單
1、深圳大學
參團學生:何朗軒、肖一航、魏詩穎、曹美榮 指導老師:衡剛
2、深圳實驗學校
參團學生:周谷軒、李飛揚、廖芷穎、肖赫、王赫、陳欣桐 指導老師:韋單丹、劉龍緣
3、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參團學生:鄺文盛、梁冰婷 指導老師:溫茹
4、深圳市龍崗區龍城高級中學
參團學生:張涵宇、張旖珊 指導老師:潘德元
5、尋烏中學
參團學生:袁博、凌耀 指導老師:黃澤平
6、尋烏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團學生:張子涵、嚴曉丹 指導老師:曾瓊愉
學術指導單位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原水利規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原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 邱靜
深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院長助理、微眾金融科技實驗室負責人 祁涵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規劃發展研究中心(河長制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許景鋒
深圳大學副研究員、博士 唐宇軒
出品
總監制:戎明昌 劉江濤
總策劃:陶然
策劃:付可 亞牛 徐全盛 劉洋子 戴越
統籌:張一鎏 伍曼娜 胡可 鄭煜曉 陳芳 李秋興
采寫:焦明梁 陳杏花 謝粵蕾 吳靈珊 林敏兒 何思敏
編輯:李晶 李斌 張盼梅 陳欣 余思敏 柴華 歐陽彤欣
編導:劉奧 陳皓暉 錢藝 黃詩慧
攝影:劉有志 趙炎雄 霍健斌 冷鋒 許松龍
產品:張子珊 常乃天 馮漫潤 朱信杰 陳董董 任朝州
線下執行:陳璐璐 夏利霞 程亞娟 陳秋詩 曹瓊 鄭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