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說起創新,從中聯重科里,可以駛出一系列“大國重器”:全球最長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中國首臺3200噸級履帶式起重機、全球首臺萬噸米級上回轉塔機……400多款“能感知、有大腦、會思考”,可以“自診斷、自調整和自適應”智能產品云集。
國際展覽上獲得超12億元訂單
10月28日,在德國寶馬展這一全球工程機械的“饕餮盛宴”上,作為工程起重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中聯重科帶來了新品越野輪胎吊RTC500、全地面起重ATC1000和城市起重機ATC400C。這3款產品是中聯重科在起重機研發、歐洲本地化制造領域打造的標桿性產品。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歷經六十余年的技術傳承與創新,依托自身獨特的技術優勢,為全球客戶帶來R代新品塔機。憑借這些標桿產品,中聯重科聚集了超高人氣,全球各地的客戶紛紛慕名而來,現場簽約不斷,現場簽約訂單和意向訂單總金額超12億元,充分展現出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引領者和產品標桿者形象。
曾幾何時,國內各大基建施工現場,難覓國產工程機械的身影。如今,依托生產智能化、產品高端化、銷售服務一體化,以中聯重科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工程機械湘軍”,已鍛造出一支上天入地、穿山跨海的超強戰隊,揚名海外,蜚聲世界。
數智化轉型獲“國字號”認定
中聯重科在數智化轉型方面也獲得了“國字號”認定。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其中包括全國首批30個“數字領航”企業名單,中聯重科以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領先優勢成功入選該名單,展現出龍頭企業領航行業轉型升級的實力與擔當。
近年來,中聯重科正大力而快速地推進產業智能制造和進行企業全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帶動企業制造能力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全力推動產業生態、形態、業態的深刻變革,進入全面創新、全面升級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一方面,中聯重科通過運用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以全球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中聯智慧產業城為核心,同步建設14個全球領先的燈塔工廠,通過數字化賦能,加速生產制造的智能化升級換代,實現智能制造的全面升級,牢固樹立智能制造行業標桿。
比如中聯智慧產業城挖掘機械智慧園,就是通過智能排產、工業AI、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等前沿技術全面應用,“看得見的智慧”與“看不見的智慧”交互融合,實現從備料到焊接、機加工、涂裝、裝配、調試全方位全流程智能制造,平均每6分鐘可以下線一臺挖掘機,生產、運營效率極致提升。
另一方面,中聯重科借助互聯網思維和新技術賦能,持續圍繞企業核心業務場景進行數字化管理建設,進行研發、工藝、制造、供應鏈、服務、銷售各業務全面數字化,實現了研發數字化、智慧供應鏈、智能制造、智慧運營等目標,變革了商業模式。比如中聯重科的研發數字化平臺,以產品數字孿生和智能制造數字孿生為核心,400多款產品在平臺上研制,研發周期縮短25%以上,工藝設計效率提升50%以上。
中聯重科還以工業互聯為核心,打造新數字經濟產業板塊,通過中科云谷工業互聯網公司,用中聯智能制造+數字化創新成功的經驗帶動更多上下游企業一起推進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為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貢獻力量。
瀟湘晨報記者黎棠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