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前期,日本爆發出了強大的戰爭潛能,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導讀原標題:在二戰前期,日本爆發出了強大的戰爭潛能,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在戰爭期間,他們發動了瘋狂...

原標題:在二戰前期,日本爆發出了強大的戰爭潛能,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在戰爭期間,他們發動了瘋狂的對外侵略,侵略并占領了亞洲跟太平洋地區數個國家的領土,所犯罪行罄竹難書,甚至還一度把戰火引到了澳大利亞跟美國的阿留申群島。尤其是在中國戰場跟東南亞戰場,日軍幾乎是所向披靡。

而且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還跟美國爆發了規模空前的海上大決戰,前期,日本海軍甚至一度打得美國海軍毫無還手之力。雖然日本最后的戰敗了,不過其于二戰里表現出來的實力以及戰爭潛力,也著實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很多人好奇的是,為什么人日本這個小島國,能夠在二戰中時候爆發出那般強大的戰爭潛能?

第一點,跟日本的工業導向存在很大的關系。近代,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崛起,由農業國轉變成為了工業國。雖然在工業實力上跟歐美工業強國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不過日本在1927年時遭到世界經濟危機的重創以后,在30年代突然轉向,走上了一條跟之前截然不同的工業化道路。

為應對大蕭條,日本顛覆了他們一直以來堅持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轉變成為了以軍工、重工業為核心的“日式”經濟體。這樣的體制有著兩個特點,一個是“統制”,另一個是“軍事化”,簡單來講便是國民經濟軍事化,這跟納粹德國的體制十分像。在三十年代,日本的資源跟資金都瘋狂地往重工業以及軍事方面傾斜,慢慢地將他們自己打造成為一部戰爭機器。

第二點,早在1931年的時候,日本便開始入侵并蠶食中國的領土跟資源,為發動戰爭做準備。1937年制造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比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還要早上兩年。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以后,日本迅速進入了全面的戰爭狀態,其國內的經濟也開始全面為戰爭服務,大量日本青壯年應征入伍,日本的軍事規模得到了急劇的膨脹。

跟其他國家比起來,日本更早地把戰爭機器運轉起來,也就更早地激發出了自己的戰爭潛能。因此,在戰爭初期的時候,日本的優勢十分明顯,這也是美國在最初的時候一度落于下風的重要原因。但是,等到美國的戰爭機器也開始全力運轉以后,他們所激發出來的戰爭潛力是日本難以抵擋的。

第三點,盡管日本是島國,資源匱乏,但是他們的人口眾多,這給日本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也為其對外擴張提供了數量龐大的兵員。自崛起之后,日本便一直野心勃勃,企圖對外擴張,因此不斷瘋狂地擴充軍備。尤其是在三十年代的時候,日本的軍事力量暴增。由于其國內民眾的素質教育很高,加上經過長期的資源積累,日本已經積累并打造出了一支十分強悍的海上力量。盡管防御能力上比較差,不過攻擊性十分強。

而且,雖然日本陸軍的裝備相對于歐美強國的裝備水平還是存在一定差距,其士兵大多數都接受過高等教育,還進行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再加上受到“武士道精神”以及法西斯主義的洗腦,十分日本軍隊的戰斗力非常強。因此,日本的軍事力量也大大加強了日本的戰爭潛能。

另外,日本那時所處的戰爭環境,對手相對都普遍較弱,而同期歐美老牌強國都側重于歐洲戰場。所以日本在戰爭初期的時候表現十分強勢,給人一種能夠跟美國抗衡的實力。但這些終究只是假象,舉一個例子,就像是憑借吃興奮劑得以擠進決賽圈的選手,在藥性失效以后,落敗是必然的結果。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