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宋清影
據BBC12月20日報道,英國一位心臟外科醫生利用臍帶干細胞支架技術,成功挽救了一名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這一手術是全球首個成功案例。
卡普托教授
今年2歲的小男孩芬利剛出生就患有先天性的心臟缺陷,心臟的主要動脈方向是錯誤的。他的母親梅麗莎說:“我們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準備,他活下來的幾率不大。”
出生僅4天時,芬利就在布里斯托爾皇家兒童醫院進行了第一次心臟手術。不幸的是,手術并沒有解決問題,芬利的心臟功能明顯惡化,左側心臟嚴重供血不足。
12個小時后,芬利終于出院了,但他的心臟功能已經明顯惡化,需要一臺心肺搭橋機來維持生命。在經過數周的重癥監護后,似乎沒有任何辦法可以緩解芬利的病情,他只能依靠藥物來維持心臟運轉。
來自布里斯托爾心臟研究所的卡普托教授開始嘗試一種新的方法,他將來自胎盤庫的干細胞直接注射到芬利的心臟中。在芬利的心肌被注射了數百萬個干細胞后,他戒掉了服用的所有藥物,也戒掉了呼吸機。2歲的芬利現在是一個快樂成長的小男孩。
2歲的芬利
來自威爾士的13歲男孩路易患有多種先天性心臟缺陷,他在兩周大時接受了卡普托教授的第一次心臟手術,然后在四歲時再次進行手術,以更換固定心臟的材料。
根據英國心臟基金會的數據,在英國每天大約有13名嬰兒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人工組織通常用于嬰兒的心臟修復,但這些材料會被患者的免疫系統排斥,在心臟中導致其他并發癥,并會在短短幾個月或幾年內逐漸分解并失效。因此,一個孩子在整個童年時期可能要多次接受心臟手術。在英國,嬰幼兒每年大約要進行200次針對先天性心臟缺陷的重復手術。
卡普托教授的干細胞技術為許多患有多種先天性心臟缺陷的患者帶來了希望。干細胞技術使用生物打印機,制造干細胞支架以修復血管瓣膜的異常,并修補心臟兩個主要泵室之間的孔洞。干細胞組織能夠與身體其他組織一起生長,而不需經常更換,這意味著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不需要那么多手術。
干細胞支架
卡普托教授表示,在實驗室工作取得成功后,他希望在未來兩年內進行臨床試驗。卡普托教授和他的團隊表示,干細胞技術可以為英國醫療保障體系每年節省數百萬英鎊。
干細胞生物學專家斯蒂芬·明杰博士對卡普托教授的這項研究表示贊賞,“據我所知,大多數針對患有心功能障礙或衰竭的成年人的研究表明,干細胞注射的治療效果微乎其微。標準臨床試驗應該會告訴我們這是否能真的成功,并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機制。”
(圖片來源: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