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歐洲天然氣價格暴跌是經濟學教科書級現象

導讀《點石成金》匯集每周財訊商情,邀請專家深度點評,與您一起探索經濟社會底層邏輯。本周熱點智能手表是手機廠商的“自救”還是剛需新興職業...

《點石成金》匯集每周財訊商情,邀請專家深度點評,與您一起探索經濟社會底層邏輯。

本周熱點

智能手表是手機廠商的“自救”還是剛需

新興職業!女子上門代做飯,4菜1湯收66元

沙特能源大臣暗示美國不應亂用石油儲備

國際能源市場再巨震:美國得州天然氣價格逼近“零關口” 歐洲天然氣價格暴跌

穿普拉達的新首相,能帶領英國走出困境嗎?

智能手表是手機廠商的“自救”還是剛需

據中關村在線報道,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受宏觀經濟、通貨膨脹以及全球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手機市場寒氣逼人。人們對于健康和運動關注的逐步提高,全球智能手表/手環迎來了新的市場藍海。據Counterpoint公布的智能手表2022年第二季度的市場調研顯示,蘋果市場份額為29.3%,排名第一。華為從第一款智能手表華為Watch問世,到如今產品線已經囊括了入門級別的Fit系列、主打運動和健康場景的GT系列、主打智慧場景比如商務辦公的數字系列以及專業健康場景的Watch D,價格更是從幾百至上千元都有。

點評:使用智能手表等穿戴式智能設備,意味著人的智能化延伸。使用智能手表,人可以更密切地感知自身信息。在運動戶外健身領域和醫療保健領域,它用于檢測運動與平時的身體指標,如步頻、速度、體溫、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同時,智能手表還用于身體之外的信息搜集與處理,如氣溫、空氣質量、氣壓、潛水深度、海拔等指標。它也是通訊設備,可以打電話、接收信息。手表早已成為大眾產品;作為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手表至今仍然是小眾產品。如何讓智能手表成為消費的剛需?一是要讓使用更便捷。面對智能手表復雜的操作步驟,最需要佩戴智能手表的老人卻望而卻步。二是提高智能手表的性價比,繼續開發更多的實用功能,把價格降到普通大眾可以承受的水平。目前,智能手表的市場競爭十分劇烈。通過競爭降低成本,智能手表終將成為大眾產品。

新興職業!女子上門代做飯,4菜1湯收66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10月25日,湖南一位女子曬出代廚代炒菜的視頻,引網友熱議。她提供上門代炒菜、代做飯服務,收取人工費:四菜一湯66元,六菜一湯88元,10個菜128元,12個菜148元,廚房衛生打掃干凈,洗碗加10元,免費幫忙買菜。不少網友表示此項新興服務很贊,很適合不會做飯又不想點外賣的年輕人。有網友表示發現了新商機,準備去學廚師了。

點評:有記者搜索社交平臺發現,上海、杭州、成都、重慶、合肥等地均有網友在網上發帖提供上門代廚服務,甚至有人從個人兼職發展成了多人的代廚團隊。從創新角度看,一門新興職業正在興起。創新不僅就技術而言,生產方法創新也很值得重視。作為一種飲食生產方法,上門代廚不失為解決做飯難問題的有效手段。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化,服務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由于生活內容的復雜性,生活服務的種類也是豐富多彩的,廚房革命的方式也必將是多種多樣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面對廚房革命,也要為其健康發展制定規矩,特別是組織標準,不能讓上門代廚成為散兵游勇的天下。

穿普拉達的新首相,能帶領英國走出困境嗎?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在經歷了一系列情節跌宕的政治劇后,蘇納克成為最終贏家。英國200多年來最年輕的首相、英國史上第一位亞裔及印度裔首相、第一位任英國首相的印度教徒、2016年脫歐公投以來第五位保守黨首相……勝選的蘇納克,創下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競選紀錄。而貼在他身上最熱門的兩個標簽,是印度裔和富豪精英。蘇納克登頂權力寶座,挽救英國經濟,是其首要任務。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高通脹以及能源短缺,這一任務顯得愈發嚴峻。

點評:正如上一期《點石成金》所說,作為一個曾經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世界政治經濟霸主,英國如今已經淪為“被孤立的中型國家”。英國的衰落表現為,英鎊的貶值史與英國政治經濟衰落史相重疊。1922年,愛爾蘭脫離英國獨立,是英國國力轉弱的轉折點,英鎊的國際貨幣地位也由此受到沉重打擊。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削弱了英國國力,并顛覆了英鎊的國際地位:1939年,1英鎊可兌換4.86美元;1949年9月,英鎊兌美元匯率貶至2.80美元。戰后,英國經濟深度衰落。“脫歐”成為英鎊地位跌落神壇的最后一擊。“脫歐”之后,英鎊一路下行,直至2022年10月25日的低位1.09美元。對此,蘇納克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無能為力。美元正在走英鎊的興衰老路。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后,又傍上石油,繼續作為國際儲備貨幣起作用。然而,世界經濟變局和石油形勢的變幻正在沉重打擊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試圖通過操控世界石油生產、儲備和定價,繼續保持美元的國際霸主地位。但是,眾多國家在另辟蹊徑,使用其他貨幣作為石油交易的支付手段。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在定價和生產方面對抗美國的做法,石油美元難以為繼,美元的衰敗只是時間問題。

國際能源市場再巨震:美國得州天然氣價格逼近“零關口” 歐洲天然氣價格暴跌

據21經濟網報道,由于美國得州二疊紀盆地天然氣管網維修,產量遠超管網的輸送能力,當地天然氣價格逼近零關口。10月24日,最低一度跌至0.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對比來看,24日美國基準天然氣期貨合約的交易價格仍位于5.2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附近,歐洲地區的價格接近2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另一方面,歐洲天然氣價格其實已經回落,最近因為溫暖天氣和庫存持續增加而大幅下跌。

點評:太會算計的人,往往會失去很多東西。美國試圖操控世界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暴跌,他失算了,原因在于美國政府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抵制市場供需的力量。歐洲出現能源危機,許多人認為無可救藥了,結果形勢大反轉——天然氣供過于求了。這個現象符合市場機制之下的資源配置原理:當供給不足以滿足需求時,生產商會增加生產。控制這個過程的是市場定價。當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反之,價格下降。歐洲天然氣價格暴跌是經濟學教科書級的典型現象。美國政府也奈何不得。

沙特能源大臣暗示美國不應亂用石油儲備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10月25日,在利雅得舉行的第六屆“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表示,釋放石油儲備的目的本應是緩解供應短缺,卻被用來操縱市場,他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將在未來帶來“痛苦”。多家西方媒體認為,薩勒曼此番表態是在批評美國。

點評:沙特能源大臣薩勒曼強調,侵蝕備用閑置石油產能是個危險陷阱,警告此舉的成本“比人們想象得要高得多”。石油儲備是用來調節石油供求的,是為石油生產不足時,應急所用的,不是用來調節石油價格的。沙特提出反對意見恰恰與它同石油輸出國組織一道限制石油產量相呼應。沙特在硬剛美國,因為他有石油輸出國組織作為后盾。美國試圖繼續發揮石油美元作用的算盤打錯了。現在的世界經濟格局和石油格局已經不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獨霸世界的局面。美國還不適應多極化的世界,試圖繼續稱霸。事實將證明,美國的苦日子在后頭呢。

(編寫 點評 侯若石)(中新經緯APP)

《點石成金》第604期。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