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戰略定位咨詢:目前中國車企出海戰略存在誤區

導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10月26日,里斯戰略定位咨詢發布《全球新能源汽車品類趨勢研究報告》。盡管目前現階段是國內汽車品牌出海的一個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10月26日,里斯戰略定位咨詢發布《全球新能源汽車品類趨勢研究報告》。盡管目前現階段是國內汽車品牌出海的一個最佳時機,但里斯戰略定位咨詢全球主席勞拉·里斯表示,中國車企出海戰略存在巨大誤區。

根據報告顯示,目前主要存在兩大誤區。

從報告來看,當前中國車企出海戰略存在的一大誤區與出口目標市場有關。

報告稱,傳統汽車巨頭在燃油車時代通過在高勢能市場的成功建立旗下品牌在全球影響力,然后逐步向下一層級市場輻射,以心智勢能拉動全球銷量增長,成功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全球品牌。中國車企全球化布局也必定要首先占據歐美高勢能市場,才有可能建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

但從現狀來看,在出口規模上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汽車出口量達221.1萬輛,超越傳統汽車強國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但從具體銷售分布來看,墨西哥、智利、沙特阿拉伯、比利時是占比最高的出口國,累計出口量均超過 10 萬輛,排名前十國家中沒有一個屬于汽車高勢能市場。

“目前中國車企的做法依然是以貿易為主的形式向外出口的汽車產品,但出口方向基于亞非拉低層級市場的國家進行出口。”里斯咨詢中國區合伙人何松松表示,“雖然,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的汽車出口量已經超越德國,但仍以收割弱勢市場的貿易模式為主,產品沒有真正進入歐洲、美國這樣的高階市場。”

勞拉·里斯認為,從銷售分布來看,目前避開歐美汽車高勢能市場,以收割弱勢市場為核心目標的貿易模式,貿易領先難以打造全球品牌。

此外,里斯咨詢在報告中稱,另一大誤區在于,其所采用的“車海戰術”目標分散,難以建立差異化品牌認知。

何松松指出,相比國內市場,中國車企在海外大市場立足的最佳方式是通過更為專業、聚焦的產品建立清晰的差異化品牌認知。 而目前國內各車企仍沿用“車海戰術”,直接復制國內產品矩陣,期望通過更多車型滿足更多需求,但這不僅增加了企業海外運營的難度,也難以幫助品牌在海外消費者心智中建立清晰的差異化認知。

參照美國本土燃油汽車品牌發展的歷史,里斯戰略定位咨詢全球CEO、中國區主席張云就新能源汽車品牌如何破局提出建議: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已超 150 個,并仍正處于肆意生長的時期,但未來的二三十年能夠建立起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將不超過十個,而品牌成功的關鍵仍依托品類創新。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