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早報|深圳社保補繳期限延長至明年底;廣東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3.75萬元

導讀一、政策動態深圳出臺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打造“國際軟件名城”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昨日透露,深圳市政府正式印發《深圳市推動軟件...

一、政策動態

深圳出臺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打造“國際軟件名城”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昨日透露,深圳市政府正式印發《深圳市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明確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大推廣應用支持力度、加強資金保障等7個方面推出20條具體措施,全力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以及“國際軟件名城”。(深圳特區報)

深圳出臺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碳達峰碳中和要走在全國前列

近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了《深圳市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深圳市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全面提升城市應對氣候變化整體能力和水平,以先行示范標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深圳特區報)

二、區域經濟

深圳社保補繳期限延長至明年底

10月25日,記者從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獲悉,從今年9月起,深圳市進一步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和時間,切實發揮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效果,促進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深圳延長了緩繳期滿后的補繳時間。享受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的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情況,在政策到期后采取分期或逐月方式,于2023年12月底前將緩繳的社會保險費補繳到位,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一次性補繳到位。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深圳特區報)

廣東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3.75萬元,比增5.2%

10月25日,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廣東民生數據顯示,廣東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37533元,同比增長5.2%,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收窄。同期,廣東物價保持穩定,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3%。(南方日報)

三、科技創新

第132屆廣交會參展企業和展品總數雙雙創歷史新高

10月25日,第132屆廣交會線上平臺開始進入常態化運行階段。第132屆廣交會自10月15日在線上開幕以來總體運行平穩,在多個方面實現突破和提升,為幫助企業抓訂單、拓市場、穩外貿作出了積極貢獻。本屆廣交會以“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題,展覽內容包括線上展示平臺、供采對接服務、跨境電商專區三部分。截至10月24日,廣交會官網累計訪客數1042萬人,訪問量3856萬次,分別比上屆增長3.27%、13.75%。(廣州日報)

四、產業發展

廣東9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公示

日前,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官方網站發布了廣東省第七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公示名單以及第一批、第四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復核通過名單。

根據名單,廣東入選第七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不含深圳)一共有9家,分別是: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廣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優特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達意隆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芬尼克茲節能設備有限公司、東莞市凱格精機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廣東格蘭仕微波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南方日報)

五、金融發展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嚴禁融資租賃公司開展涉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業務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25日發布《關于嚴禁開展涉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進一步規范融資租賃公司依法合規經營,嚴禁融資租賃公司開展涉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業務、全面排查涉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存量業務、及時報送涉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業務情況。(上海證券報)

六、港澳動態

橫琴出臺措施支持金融企業落戶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10月25日印發《促進金融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旨在鼓勵優質金融類企業在橫琴集聚創新發展,引導金融企業實質性運營,深化琴澳金融合作。辦法將于11月7日正式生效。據介紹,這是該區揭牌以來的首個綜合性金融扶持政策,其政策適用對象包含了持牌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私募投資基金以及經認定的其他類金融機構等金融業態。(新華社)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