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差友們還記不記得上半年的 iQOO Neo6 ,當時我給出的評價是一款十分均衡的手機。
盡管 Neo 系列主打中端市場,但顯然 iQOO 希望這個價位的手機也能全面發展,于是 Neo6 用上了驍龍 8 處理器、6400 萬像素的傳感器和素皮背板。
但它的缺點在哪里,相信大家也知道了。
盡管 iQOO 盡力去調教這顆焱龍處理器,然而消費者并不買賬,不行就是不行。。。
托尼的一個朋友本來是 iQOO 老用戶,結果因為受不了發熱問題把 Neo6 退貨換成了 vivo X80 。。。
但如果這事兒放到現在的話是不會發生的,因為 iQOO Neo7 帶著它的船新處理器登場了 —— 聯發科天璣 9000+ 。
>/ 變了,又好像沒變
在聊它的性能之前,咱們還是老樣子先看看外觀,iQOO Neo7 這次沒有做出什么大改動,甚至可以說和 Neo6 長得差不多。
左 Neo7 ,右 Neo6 ▼
但托尼覺得 Neo6 本身的顏值就不錯,確實沒有必要為了改變而改變。
Neo7 的鏡頭模組依然沿用階梯設計,不過里面多了一個圓環,把兩顆攝像頭給圈了起來。
這個設計好眼熟啊。。。難道這就是子承父業嗎?
左 iQOO Neo7 ,右 vivo X80 Pro ▼
雖說微距鏡頭被單獨移到了下方,但整體看上去還是很協調,像素風的 Neo 字樣也都保留了下來。
乍一看我還以為這是個潛望鏡頭,事實證明是我想多了,這個級別的手機還要啥自行車啊。。。
橙色素皮和邊框顏色跟 Neo6 也完全一致,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外觀的話,還有經典的藍色和萬能的黑色可以選擇。
但有一點是讓托尼比較驚喜的,因為在評測 iQOO Neo6 的時候,我有提到過攝像頭模組和素皮之間有一個明顯的縫隙,品控有待加強。
而我手上的這臺 Neo7 則嚴絲合縫,讓人挑不出毛病。
正面這塊屏幕則從三星 E4 升級到了三星 E5 ,仍然是一塊 1080P 120Hz 直屏,日常用用是完全沒問題的,只不過托尼覺得這個邊框還是稍微有一丟丟粗,可能是用慣了曲面屏的原因吧。。。
那既然外觀沒啥變化,我也就不多啰嗦了,直接來看 Neo7 的性能吧。
>/ 發哥和藍廠的奇妙搭配
毫不夸張地說,聯發科天璣 9000+ 處理器可能是 iQOO Neo7 最大的升級之處,盡管這是一個消費者完全看不到的內在變化,但它卻能夠影響你以后日常使用的方方面面。
不過很可惜的是,天璣 9000+ 并非像驍龍 8 到驍龍 8+ 這樣有著巨大的進步,天璣 9000 和 9000+ 的區別并不大。
再簡單一點講,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官方超頻版的 9000 。
不過這些問題都不大,因為本身天璣 9000 的底子擺在那里,臺積電 4nm 的頂級工藝已經能夠讓它躋身旗艦處理器行列了。
那既然它這么厲害,就打開 《 原神 》 測測吧?
這次的測試情況和以往不同,測試地點從以前的璃月港換成了 3.1 版本的須彌,所以測試結果大概率會不如以前。
但測試結果其實比托尼想象中要好,在 30 分鐘全高畫質 60 幀游玩之后,平均幀數為 55.1 幀。
這個幀數雖然不及打了雞血的 vivo X Fold+ 的逆天 56.2 幀,但是已經超越了紅米 K50 至尊版的 54.2 幀。
總體來講托尼對這個表現還是很滿意的,說明你驍龍 8+ 能跑出來的幀數,我天璣 9000+ 一樣能跑出來。
而且 iQOO Neo7 全程并沒有鎖幀,只是幀數整體在 50 到 60 幀之間浮動,放到 3.1 版本的須彌地圖上已經算是堅挺了。。。
不過代價就是比較高的機身溫度,48 度在我們測過的數據里算是偏高的。
但可能是素皮和塑料邊框的原因,而且發熱主要集中在正面而非背面,托尼拿在手其實覺得還可以接受,并沒有到燙到沒法握持的程度。
而且別忘了 iQOO Neo7 還有一手獨顯芯片 Pro+ 插幀功能,開了之后還能進一步保證畫面流暢度。
不過相比較為極限的 120 幀,托尼更推薦能夠在流暢度和功耗之間平衡的 90 幀模式。
另外托尼還試了一下 《 使命召喚手游 》 ,一是為了看看有沒有適配高幀率,這次 iQOO Neo7 直接適配了 90Hz 刷新率模式,但可惜的是畫質只能選擇流暢。
二則是想要再次體驗一下屏幕壓感,這是一個托尼特別喜歡的功能,它可以在不增加物理按鍵的基礎上,盡可能還原手柄 “ 左扳機瞄準,右扳機射擊 ” 的操作邏輯。
雖說手機確實不適合玩 FPS ,但至少有了這個功能我會偶爾玩兩局,而沒有這個功能的話,我是連碰都不會碰手游版 COD 的。
其實在性能這方面,天璣 9000+ 擺在這里的時候就已經不用擔心什么了,臺積電的工藝也不會讓你在日常使用時覺得手機會燙 ( 42 度的杭州除外 ) 。
但是,沒了 V1+ 芯片和蔡司加持的天璣 9000+ ,相機會變得拉胯嗎?
>/ 謝謝你,IMX 766V
iQOO Neo7 這次的主攝像頭傳感器為索尼 IMX 766V ,你可以簡單理解成藍廠定制版 766 。
766 這顆傳感器大家真的太熟悉了,從兩千塊的 realme GT Neo3 再到五六千的華為 P40 Pro ,適用性極其廣泛,堪稱一代神底。
但藍廠具體定制了哪里咱們就不聊了,直接來看樣張如何。
在光線充足日常拍攝時,Neo7 的樣張和 Neo6 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更收斂了,顏色沒有那么艷麗。
這種調色更接近真實的風格,照片銳度也不錯,隨手就可以拍出質量頗高的照片。
用它來拍風景也是信手拈來,只要天氣不錯,iQOO Neo7 的成像質量應該不會讓你失望,甚至連夜景也能做到可圈可點。
很可惜的是 Neo7 這次依然沒有長焦鏡頭,托尼和同事們都覺得長焦比超廣角的使用頻率要更高。。。
而在短暫的使用之后,藍廠已經憑借自己的實力轉變了我的想法,在拍照的時候不會因為處理器是聯發科而擔心成像質量,只管去拍照就可以了。
當然,這其中肯定離不開藍廠在 X80 系列上面豐富的聯發科影像調教經驗,這一點不服不行。
>/ 超級水桶機?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點,iQOO Neo7 的充電也從 80W 升級到了 120W ,電池容量從 4700mAh 增加到 5000mAh 。
這兩樣參數已經比大哥 X80 系列還要好了,用越級來形容是一點都不過分。
像是 X 軸線性馬達、立體雙揚聲器、屏下雙控壓感、NFC 和紅外遙控等配置都保留了下來,獨顯芯片也升級成了 Pro+ 版本。
再加上三星 E5 柔性直屏和天璣 9000+ 處理器,iQOO Neo7 儼然已經是一個 3000 元檔的超級水桶機了。
對了,它的起步價是 2699 元,而 512GB 拉滿也就 3599 元,再加上 100 定金抵 400 的優惠,3000 出頭就能拿下 512GB 版本。
要是硬要挑毛病的話也不是沒有,比如塑料邊框和比較湊數的微距鏡頭。。。
不過這也是刀法精湛的一種體現,想拍照好點的可以去買 iQOO 10 和 vivo X80 系列,定位相當精準。
對于沒啥要求的人、游戲黨和夠用黨來說,iQOO Neo7 在這個價位是一個非常均衡而且值得考慮的選擇。
看樣子,國產廠商的內卷之路比我想象的還要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