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2022年10月24日,俄烏戰局進展到第二百四十三天。從2月24日到10月24日,這場戰爭整整打了8個月。
筆者總結,戰爭打了8個月,打出了四大真相。
第一,美國不能戰勝對手,更不能失去隊友。
美國戰略東移,轉向亞太、印太。這是這幾年學術界討論的熱點話題。筆者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歐洲才是美國的根,是美國的戰略重心,是美國真正的后院。自從二戰結束國際關系新體系基本確立,自從有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面對俄羅斯、中國這樣的戰略對手,美國已無力取得一面倒的勝利,不戰而勝更是不可能。但是,如果失去歐洲,就是美國不能承受之痛。
所以,從北約東擴,到極力反對北溪2號管道的鋪設與運營,美國上述行為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就是害怕俄羅斯與歐洲的深度合作與捆綁,害怕失去歐洲。
等到北溪管道被暴力破壞,這種心態更加暴露無遺。
拜登政府正式出臺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繼續將中國定義為“唯一既有戰略意圖,又有不斷增長的能力來重塑國際秩序的競爭對手”。這也是一些專家學者認為美國戰略東移、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中國、圍堵中國的依據。但是,將中國定義為唯一對手,并不意味著美國會動用最大的資源和力量來打壓、甚至壓倒中國。同樣是在這份報告中,拜登政府首次提出了“競塑”概念,競爭塑造(Compete to shape)。筆者認為,這個概念是專門為中國創設的。既然美國認為中國有意圖“重塑國際秩序(Reshape the international order)”,那么美國就接招了,大家在競爭中塑造新的國際秩序,看誰棋高一著。
第二,沒有政治上的自主自立,歐洲的經濟繁榮就是一個隨時可以被刺破、消減的泡沫。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的報道,10月22日,希臘前財政部長亞尼斯·瓦魯法基斯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能源價格飆升引爆了歐洲經濟危機,歐盟經濟崩潰已成定局。他特別點名德國說,該國基于俄羅斯廉價能源和中國龐大市場的經濟模式正在崩潰。
更早時間的10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部主任卡默表示,預計歐洲發達經濟體的GDP增長率將從2022年的3.2%下降到2023年的0.6%。
歐洲經濟崩潰似乎有些危言聳聽,但歐洲經濟大幅度衰退已成定局。這樣的衰退表面上看,是因為來自俄羅斯的能源被切斷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歐洲在政治上一直被美國控制。
現階段,歐洲主要的三個國家,英國對美國亦步亦趨,法國只敢在能源價格上對美國發出抱怨,德國忙著自求。這三個國家沒有一個敢對美國大聲說“不”。在北溪管道的調查上,丹麥、瑞典也在捂蓋子。
這些歐洲大國,在美國面前,毫無自主性,唯美國馬首是瞻,聽憑美國指令大幅度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轉過身高價購買美國能源,眼看著歐洲資本外流、制造業開始向外轉移。
政治上不能自主,經濟發展就沒有了根基,這是歐洲的病根。
第三,自不量力害慘俄羅斯。
2022年2月21日,也就是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前三天,普京發表電視講話。
在講話中,普京說:“自 2014 年以來,僅美國就為這些目的撥款數十億美元,包括供應武器、設備和培訓專家。近幾個月來,西方武器正源源不斷地在全世界面前肆無忌憚地來到烏克蘭。烏克蘭武裝部隊和特種部隊的活動由外國顧問領導,我們對此非常了解。
近年來,以演習為借口,北約國家的軍事特遣隊幾乎不斷出現在烏克蘭境內。烏克蘭軍隊的指揮和控制系統已經與北約的指揮和控制系統整合在一起。這意味著烏克蘭武裝部隊的指揮權,甚至是單個單位和子單位,都可以直接從北約總部行使。”
上述信息顯示,對于烏克蘭軍隊的戰斗力自2014年之后8年來的迅速提高,以及北約軍事力量對烏克蘭的大范圍滲透,普京是非常清楚的。
既然如此,這一場戰爭,為什么還打成這樣,還打了這么長時間?
唯一的解釋,就是自不量力。
普京看清了對手,沒有看清自己。知彼,不知己,兵家大忌。
第四,軟飯硬吃一時快,長袖善舞是正解。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烏克蘭這樣,把“軟飯硬吃”吃成這個樣子。但是,軟飯硬吃只是一時之快,絕非烏克蘭永保平安的長久之計。
烏克蘭的長久平安,只能是如基辛格博士所言,充當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這是歷史、地理、政治、文化、經濟、宗教、民族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烏克蘭需要的,不僅僅昂首挺胸的民族英雄,這個國家最需要的,是長袖善舞的政治家。
什么時候,這樣的政治家在烏克蘭政壇出現了,并且得到了烏克蘭民意的認可和支持,那才意味著真正的和平的到來。
希望這樣的政治家早日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