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早報|深圳:地鐵14號線10月底迎客;廣州已發放1760.1萬元一次性擴崗補助

導讀一、政策動態深圳出臺概念驗證中心和中小試基地資助《管理辦法》記者從最新一期市政府公報獲悉,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制定的《深圳市概念...

一、政策動態

深圳出臺概念驗證中心和中小試基地資助《管理辦法》

記者從最新一期市政府公報獲悉,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制定的《深圳市概念驗證中心和中小試基地資助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于近日印發并施行,施行期5年。根據《辦法》,深圳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對概念驗證中心的認定資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中小試基地的認定資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概念驗證中心、中小試基地的評估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深圳特區報)

二、區域經濟

深圳:地鐵14號線10月底迎客

深圳市民翹首以盼的地鐵14號線將于本月底迎客。地鐵14號線是深圳首條東部地鐵快線,起于崗廈北樞紐,延伸至沙田站,線路全長50.34公里,共設18座車站,其中9座換乘站。14號線連接福田區、羅湖區、龍崗區、坪山區,全程旅行時間約55分鐘。開通后,可大大縮短龍崗、坪山居民往來市中心區的通行時間。(深圳新聞網)

一次性擴崗補助“免申即享”!廣州已發放1760.1萬元

10月21日,記者從廣州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了解到,人社部門推出就業補貼“免申即享”新模式,招用了2022年度普通高校畢業生的企業,可按照1500元/人的標準享受“一次性擴崗補助”,整個過程無需申請、無需提供材料,補貼自動送到企業銀行賬戶。截至9月底,廣州市人社部門已主動向3295家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資金1760.1萬元。(廣州日報)

三、科技創新

舉辦金融科技高峰對話,廣州南沙探索“點數成金”

近日,“智聚南沙,數惠金融”金融科技高峰對話活動在廣州南沙越秀國際金融中心舉辦,來自金融機構、科技企業的高管進行對話交流,為南沙發展建言獻策。本次活動邀請大灣區相關機構和企業結合自身的業務情況,就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金融與科技、產業深度融合,建設金融科技產業高地等議題,進行交流探討。記者從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南沙已經上線全國首個碳中和融資租賃服務平臺,成立了廣州期貨交易所和廣州數據交易所,正積極構建支撐數字金融發展的平臺和政策體系。(廣州日報)

四、產業發展

6月至8月,佛山向歐盟出口取暖設備同比增長154.4%

今年以來,受能源、氣候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取暖產品走俏歐洲市場。佛山是我國取暖設備的主要生產地區之一,多家佛山企業的取暖設備出口迎來了快速增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8月,佛山向歐盟地區出口電熱水器、電暖器等取暖設備9400萬元,同比增長154.4%。(佛山日報)

五、金融發展

數字“貨幣橋”上深企多,交易量占比達三分之一

近日,記者從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獲悉,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CBDC Bridge)平臺于近日成功完成了首期真實交易試點測試。在內地參與此次試點測試的所有交易中,來自深圳地區企業的交易量占比達三分之一,成為業務場景最豐富,交易發生量最多的地區。(深圳特區報)

六、港澳動態

粵澳共促腦智科技產學研轉化

日前,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粵港澳腦智工程中心暨粵港澳大灣區腦智工程研究會在澳門成立,將推進腦智科技的技術原理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據了解,粵港澳大灣區腦智工程研究會是智能院為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在腦科學與智能技術等方面的交流,而在澳門注冊的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南方日報)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