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房企業A股融資新政發布后不久,已有多家企業拋出股票發行計劃。
10月23日晚間,國際實業發布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1.44億股,發行價格為6.68元/股,擬募資不超過9.63億元。該公司控股股東江蘇融能是本次定增計劃的唯一發行對象,擬通過現金方式全部認購。
國際實業系深交所掛牌上市企業,目前主營業務為油品等能源產品的采購、批發、倉儲、鐵路專運等,主要產品為油品銷售、房地產開發。過去五年間,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56億元、5.51億元、4.31億元、5.53億元、11.19億元。
房地產業務在其業務版圖中占比較小。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房地產業務占比繼續降低,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64.2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6.66%,占比僅0.56%。
九月初,國際實業還在謀劃出售資產,逐步剝離非主營業務。該公司擬將全資子公司新疆國際置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新疆中化房地產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久尚合泰公司,轉讓價格合計2.54億元,不過因支付方案未達成一致而終止。
國際實業表示,上述兩房地產公司受市場和自身產品業態影響,近幾年來經營艱難,對集團業績貢獻較少,后續開發項目存在經營成本增加、土地增值稅繳付較大等因素,仍需不斷投入資金,將直接影響公司主產業的資金保障,給主營業務帶來不利影響。
如今,趕上A股融資新政后,國際實業擬將利用本次募資加大對角鋼塔、鋼管桿(塔)、5G信號塔等電力及通訊桿塔業務的投入,擴大公司經營規模及實際收益。同時,加大對能源批發業務投入,鞏固擴大在能源批發行業的優勢。
除了國際實業,近期中國能建、東百集團也發布了定增計劃。
據中國能建23日晚間公告,該公司計劃定增募資不超過150億元,投向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綜合能源項目,具體包括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新能源一體化、專業化項目,新能源工程施工項目等。東百集團則擬定增募集資金不超過10億元,投向倉儲物流業務的項目拓展、開發及建設等。
按證監會20日發布的新規,允許以下存在少量涉房業務但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在A股市場融資: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產業務收入、利潤占企業當期相應指標的比例不超過10%;參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產業務產生的投資收益占企業當期利潤的比例不超過10%,且確保股市融資不投向房地產業務。
上述幾家企業的房地產業務占比、募資用途等均符合新股相關條件。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資本市場對于涉房企業的股權融資政策,既嚴格限制主營業務為房地產的企業股權融資,又合理保持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有效發揮,更好服務穩定經濟大盤。
在業內人士看來,融資新規將涉房比重限定為10%,說明此次調整的出發點是清晰的。一方面,這種限定能夠有效確保A股再融資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產業;另一方面,對于整個房地產業而言,去杠桿的大趨勢并不會受到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對房地產相關上下游企業、以及部分地方國企、城投平臺而言,涉房融資新規仍將為其帶來一定間接影響。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去年以來,國家一直鼓勵對房地產出險項目收并購,鼓勵各方參與保交樓,推進存量土地的開發。但房地產需要的資金體量太大,保交樓和收并購的投入也非常大,需要多方資金投入。除了專項借款、紓困基金,分散風險更強的股權資金也很重要。
“對于主業非房地產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其中一些地方國企、城投平臺或者其他實體企業,如果因為其(或子公司)參與了收并購和保交樓,導致‘涉房’而無法在資本市場融資,這對于引入社會資本推進收并購和保交樓,進而穩定房地產市場是非常不利的。”他認為。
因此,對于少量涉及房地產,但不以房地產作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如果其在資本市場融資不僅不會因為參予收并購或交樓而受到限制,反而會受到鼓勵,將有助于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到保交樓或出險項目收并購,助力房地產風險有序釋放和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諸如中國能建等上市建筑建材企業,也有望借助新規打開成長天花板。
據中信證券統計,上市建筑建材企業中約19家公司因涉房股權融資受到限制,初步滿足此次政策條件的企業約8家,包括中國中冶、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能建、上海建工、隧道股份、浦東建設、上峰水泥。考慮到國資委要求央國企股權類融資PB須在1倍以上,短期內有望實現股權類融資的共2家,分別為中國能建、上峰水泥。
中信證券認為,此次政策放松,有望助力這類企業直接獲得股權融資,降低自身資產負債率。部分央企、國企則需等待估值修復至1倍PB以上方可實現股權融資。中長期看,政策僅對最近一年一期房地產業務收入、利潤占比做出限制,隨著各家企業地產業務逐步收縮,未來也有望受益此次政策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