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美債收益率飆升,債券基金大量資金外流以及投資者風險厭惡程度上升等多重影響下,亞洲以美元計價的垃圾債收益率大幅上升,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周一,據媒體報道,目前ICE BofA 亞洲高收益美元債券指數的平均收益率約為19.8%,接近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即使不包括大部分處于困境的中國地產債,10月中旬亞洲垃圾債券的平均收益率約為12%,高于2021年底的5.5%。
B級亞洲債券收益率約為16.7%,這使得許多公司很難、甚至已經不再發行新的美元債,轉向尋求其他資金來源。此外,亞洲貨幣大幅貶值令企業需要拿出比預期更多的現金支付即將到期的美元債務。Dealogic數據顯示,發行垃圾債的亞洲公司明年將償還600億美元債務,2024年將償還560億美元。
與此同時,亞洲債券基金遭遇大量資金外流。據晨星數據,截至8月底,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資金流出約30億美元。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亞洲固定收益團隊負責人Shaw Yann Ho表示,盡管今年亞洲貨幣貶值,但對許多借款人來說,最好的選擇可能是在國內市場拋售債券。她表示,公司也在考慮銀行貸款和私人信貸交易,作為另一種融資渠道。
亞洲開發銀行數據顯示,亞洲大多數國家的本幣債券數量目前正在上升,中國二季度未償還國內債券總額比一年前增長13%,而新加坡本地債券市場增長8%,泰國為9.5%,印度尼西亞為4%。
除了亞洲外,歐美地區垃圾債收益率也大幅飆升,例如,郵輪運營商皇家加勒比上個月發行的再融資債券收益率分別為8.25%和9.25%,加拿大油氣服務公司Enerflex的債券收益率高達12%-13%。
在歐洲,9月份成功發行大規模債券的兩個借款人——證券公司Verisure Holding AB和意大利Lottomatica SpA——息票率分別為9.25%和9.75%。去年年底,歐洲垃圾債市場收益率低于3%。
Lucror Analytics分析師Peter Low表示,當前高收益市場并非所有公司都能進入,比如那些更依賴宏觀經濟或現金流能力較弱的公司。而擁有穩固商業模式的公司仍能進入債務市場,但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息票。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