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普】長這么大才知道飛機可以倒著飛,但沒人知道飛機為什么能飛

導讀 原標題:【物理科普】長這么大才知道飛機可以倒著飛,但沒人知道飛機為什么能飛撰文 七君在獲得了兩項奧斯卡提名的2012年的電影《迫降航班...

原標題:【物理科普】長這么大才知道飛機可以倒著飛,但沒人知道飛機為什么能飛

撰文 七君

在獲得了兩項奧斯卡提名的2012年的電影《迫降航班》中,出現了超出常識的一幕:機長讓飛機上下倒著飛。

飛機顛倒飛行真的科學嗎?

若是按照許多教科書的理論,這是不可能的。

可是這些教科書中的理論是錯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還專門制作了一個網站來批判這些理論。

這種盛行的錯誤理論是,機翼上部比下部更長,使得空氣分子在上部的移動距離更長,因此速度必須更大才能和下部的空氣分子匯合。這種理論接著解釋,根據伯努利定律,速度增加時氣壓減少,因此機翼上部的氣壓比下部低,機翼就被往上推了。

NASA 介紹,事實上上下對稱的機翼,甚至下部更彎曲更長的機翼也能產生升力;這種理論也無法解釋空戰和飛行特技中飛機顛倒著飛的情況。

此外,雖然機翼上方空氣的流速比下方更大,但是上部的速度快到無法和下部的空氣在機翼末端匯合,因此這個理論是有問題的。

不過,機翼上部的氣壓確實小于下部,這一點真實不虛。

那么到底是什么讓飛機飛翔呢?

NASA 介紹,關于飛機如何獲得升力存在許多理論,也存在很大爭議,尚未達成統一,但現在能確定的是,物體獲得升力的過程很復雜, 迎角和機翼的形態和升力密切相關。

機翼的形態比較好理解,我們平時看到的機翼都是上鼓下平。

迎角指的是機翼迎風的傾斜角度。事實上在70多年前,人類發現了迎角和升力之間的重要關系:對于特定的機翼來說,在一定范圍內,迎角越大,升力就越大。

機翼的迎角在5-6度時獲得的升力遠超1-2度時的情況。在起飛前的一瞬,飛行員會讓飛機昂頭,這就是為了增加迎角,從而增加升力的操作。即使是完全扁平的機翼在調整了迎角之后也能起飛,放風箏就是這個原理。

如果把各種機翼設計的迎角和機翼的性能—— 升力系數(升力系數和升力成正比,一般來說升力系數越大越好)作圖,那么我們就會發現,不同機翼的數據構成了一條直線。

這個知識最初來自1945年NASA的前身美國國家航空咨詢委員會 (NACA)公布的一份關于機翼的資料——NACA Technical Report 824。這份報告里面包含著許多機翼在風洞中的測試數據,它在日后成了各種機翼設計參考書的基礎。

有趣的是,如果把機翼上下顛倒再測試,升力的數據和迎角之間的關系也是類似的。

實際上,把常見機翼上彎下平的設計倒轉過來的翼型叫做 負彎度(negative camber),只要迎角夠大,負彎度的機翼也能飛起來。只不過在同樣的迎角下,它們獲得的升力要少一些,也就是說飛得要吃力些。

我們還可以看荷蘭特文特大學用模型飛機做的演示。

如果飛機能飛起,那么飛機會帶動桿子向上移動。大家可以看到, 倒著飛的時候,飛機模型在風洞里也能升起,只不過效率降低了。

在飛行史上,首次讓飛機倒著飛的人是法國傳奇飛行員 Alphonse Pégoud。1913年,他駕駛著一架 Blériot 型號的單翼機,展示了倒著飛的特技。

1914年,一位德國勇士也學會了倒著飛的特技。這個叫做 Gustav Tweer的小伙子更野,他不但讓一架Grade型號的單翼機倒著飛,還倒著落地。

現代意義上的客機也曾有倒著飛的記錄。

在2000年1月31日的阿拉斯加航空261號班機空難中,由于機械故障,一架MD-83型號的客機失控,頭向下俯沖了一段時間。后來機組人員努力使機頭保持水平,在空中上下顛倒地飛了大約1分鐘。但不幸的是,此時飛機已經非常接近太平洋,最終墜落在了海中。《迫降航班》中客機倒飛的情節也來源于此。

雖然機翼上下顛倒并不會使機翼失去升力,不過現代客機倒飛時會面臨其他問題。

其中一個大問題就是供油。普通飛機的油箱中為引擎供油的管子開口貼近油箱底部,而且無法移動。如果飛機倒著飛,油管的相對位置就會變成油箱頂部,那樣就無法為引擎提供燃料了。

而能倒著飛的特技飛機的供油管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類飛機常會采用能夠活動的管子 flop tube,它的尾端比較重,而且能夠活動。在飛機倒轉時,油管也會跟著翻身,繼續為引擎供油。

特技飛機的另外一種策略是使用特殊的油箱,如位于機翼下方的 header tank。一些特技飛機,比如 Super Decathlon 型號的飛機的油箱在飛機上方,飛機正飛的時候,重力使燃油向下流入燃油泵。但是在機翼下方還有一個油箱 header tank,它也和燃油泵相連。在飛機倒轉時,這個油箱就到了機翼上方,可以利用重力為引擎供油。

這些技術就是特技飛機可以在空中玩蛇皮走位,但客機不行的小秘密了。

坐飛機不怕暈機,最怕機暈。

免 責 聲 明 : 自 媒 體 綜 合 提 供 的 內 容 均 源 自 自 媒 體 , 版 權 歸 原 作 者 所 有 , 轉 載 請 聯 系 原 作 者 并 獲 許 可 。 文 章 觀 點 僅 代 表 作 者 本 人 , 不 代 表 環 球 物 理 立 場 。

環球物理

ID:huanqiuwuli

環球物理,以物理學習為主題,以傳播物理文化為己任。專業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發學習者學習物理的興趣為目標,分享物理的智慧,學會用物理思維去思考問題,為大家展現一個有趣,豐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