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政策再加碼!兩部門發布“金融16條”助力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

導讀 央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 (記者 金龍)日前,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下稱《...

央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 (記者 金龍)日前,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從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等六方面提出16項具體措施。

專家指出,本次十六條措施覆蓋面廣、針對性強,政策力度顯著加大,釋放了金融支持房地產的政策信號。在剛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群體購房成本持續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房地產市場將實現企穩復蘇,房地產投資將觸底回穩。

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

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

在房地產融資方面,《通知》提出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民營等各類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鼓勵金融機構重點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業、資質良好的房地產企業穩健發展。金融機構要合理區分項目子公司風險與集團控股公司風險,在保證債權安全、資金封閉運作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化原則滿足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支持項目主辦行和銀團貸款模式,強化貸款審批、發放、收回全流程管理,切實保障資金安全。

《通知》還提出保持債券融資基本穩定。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推動專業信用增進機構為財務總體健康、面臨短期困難的房地產企業債券發行提供增信支持。鼓勵債券發行人與持有人提前溝通,做好債券兌付資金安排。按期兌付確有困難的,通過協商做出合理展期、置換等安排,主動化解風險。支持債券發行人在境內外市場回購債券。

“本次十六條措施覆蓋面廣、針對性強,政策力度顯著加大,釋放了金融支持房地產的政策信號。此次發布的十六條措施中,有九條為重申此前業已出臺的政策措施;有七條為新推出的政策,均為供給側政策,主要指向控制房企信用風險等。”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向央廣網表示,在新推出的房企支持措施中,“支持開發貸和信托貸款展期”對房企具有實質性利好效應,或能夠有效緩解房企現金流緊張局面,這在遏制房企存量債務違約風險進一步暴露的同時,對“保交樓”也有積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布的十六條措施包括三項需求側政策:“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鼓勵依法自主協商(個人住房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切實保護延期貸款的個人征信權益”。王青指出上述需求側措施主要是以適度降低首付比例、合理下調房貸利率為核心,加大對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穩定市場情緒,推動樓市企穩回暖。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近期地產政策暖風頻吹,推動行業修復。尤其是11月以來,“第二支箭”、銀行保函政策、以央行、銀保監會從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等六方面提出16項政策連發。相關內容從融資、銷售、回款等方面進行呵護,地產政策松綁力度明顯。隨著政策的逐步推進,也將修正市場投資者的不理性預期,更快地促使地產行業恢復平穩發展。

金融支持政策加速落地

疏通房企融資渠道

央廣網記者注意到,近期,金融支持房企政策正加速落地。11月23日,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國有大行與多家房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萬科獲得中行、交行合計2000億元意向授信額度,美的置業獲得交行200億元意向授信額度,中海、華潤、萬科、龍湖、金地等5家房企還與農行舉行了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指出,銀企之間合作深化是對11月11日央行、銀保監會“金融支持16條”和11月21日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的進一步落實。全國性商業銀行要增強責任擔當,發揮“頭雁”作用,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穩定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建筑企業貸款投放,預計后續還有更多的銀行跟進,行業的資金壓力將會有所改善。

同時,房地產企業發行債券融資進程也正在加快落實。11月23日,中債增進公司在“第二支箭”(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政策框架下,出具了對龍湖集團、美的置業、金輝集團三家民營房企發債信用增進函,擬首批分別支持三家企業發行20億元、15億元、12億元中期票據。

數據顯示,自11月8日交易商協會發布“第二支箭”延期并擴容政策后,交易商協會一周內已經受理了龍湖、美的置業、新城控股3家民營房企的合計500億元儲架式注冊發行。此前,交易商協會稱“第二支箭”預計可支持約2500億元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交易商協會11月23日指出,交易商協會組織中債增進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開展增信支持民營房企發債工作,完成增信項目十多單,截至目前,中債增進公司已通過公開業務郵箱收到近百家民營房企增信業務意向,正在按照相關機制積極推進業務開展。

專家:提振購房者信心

房地產市場將企穩復蘇

《通知》發布后,多位專家表示,當前推動房地產市場盡快回暖的重點在需求側,當下市場供求仍較疲弱,政策效果顯現還需要一定時間,需求側的回暖是未來市場走出底部的關鍵。若各項政策調整到位,明年一季度前后樓市有可能出現趨勢性回暖勢頭,即季調后的商品房月度銷量環比穩定上升。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通知》提出了更加細化的具體措施、更具針對性地解決房企資金流動性和行業周期性問題、更堅定地保障合理的房企融資和居民住房消費需求,明確釋放出房地產調控措施正在出現邊際上放松、優化與改善的政策信號。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向央廣網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處在筑底和風險化解的關鍵時期,《通知》對各方主體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全面、有針對性的回應,尤其是存量融資展期、保交樓專項借款配套融資等增量措施的出臺,對于緩解房企資金鏈壓力、提振購房者信心、增強金融機構債務處置的靈活性具有積極作用,有助于促進“融資-開發-銷售”步入良性循環,助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的實現。

后續房地產市場走勢如何呢?龐溟判斷,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差別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尤其是住房信貸政策繼續實行、個別房企債務違約風險得到有效處置、個人收入預期企穩、剛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群體購房成本持續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房地產市場將實現企穩復蘇,房地產投資將觸底回穩。

王青則表示,十六條措施中包括兩條對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支持措施,主要是著眼于建立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堅持房住不炒基調。結合其他十四項措施的具體內容,都表明當前包括《通知》在內的房地產支持政策出臺不意味著政策面對房地產行業實施大水漫灌;未來房地產支持政策、包括房貸利率下調等措施,還將本著漸進調整的原則推進,不會引發新一輪房價大幅上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