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鄰里“守護者”:這段時間,小區里好人好事特別多

導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通訊員 江亞蔓 劉霞 首席記者 佘振芳)11月以來,重慶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復雜,全市人民以各種形式積極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通訊員 江亞蔓 劉霞 首席記者 佘振芳)11月以來,重慶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復雜,全市人民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有醫護人員就地轉崗成“大白”,有企業員工發揮技術優勢協助核酸采集信息錄入,還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自掏腰包為鄰居送上豐富的蔬菜包。

“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更是一名黨員”

“我是醫務人員,我可以當志愿者。”11月11日,兩江新區第二人民醫院(中醫院)急診科護理負責人楊紅在自己所在的小區業主群里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楊紅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上門為小區居民采集核酸。兩江新區第二人民醫院供圖

由于疫情管控,楊紅滯留在家里。一聽到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申請當志愿者,工作人員立馬報告到社區。

11月11日下午,楊紅便穿起防護服正式上崗,“全副武裝”地樓上樓下跑,協助工作人員為小區居民采集核酸。

“頭稍往后仰,張嘴。”楊紅一邊指導采樣居民,一邊提醒工作人員做好防護措施。“不愧是專業的,而且特別認真負責。”剛一上崗,楊紅就獲得了大家的稱贊。

“我本應與同事們一同抗疫,如今卻封控在家,我感到很內疚。”楊紅說,希望自己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毫不猶豫地在小區群里報名當志愿者。“這是理所應當的,我不但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更是一名黨員。”

從11月12日至18日,楊紅每天下午2點開始逐戶上門核酸采樣,協助開展掃碼、登記等工作。每次完成核酸采樣,至少要用4個小時以上。

“非常時期,疫情擋住了人們出行的腳步,卻擋不住大家的抗‘疫’的齊心。”楊紅表示,她只是做了自己作為醫務工作者,作為黨員應該做的事情,還有更多的黨員、同事在默默地付出。

“不善言辭”的95后程序員,也有別樣“一面”

馬上消費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的楊左鵬是一位95后程序員,也是第一批沖在一線的志愿者。11月12日清晨,楊左鵬所在社區出現病例,正在居家辦公的楊左鵬第一時間報備公司,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開始投入志愿者工作,將核酸采樣管逐一貼上標簽,學習如何掃碼錄入人員信息,協助醫務人員核酸采集和現場秩序維護。

積極參加抗疫志愿者隊伍的95后程序員楊左鵬。受訪者供圖

期間,附近小區檢測出一個確診病例,需要幾名工作人員到該確診病例家中進行再次采集,楊左鵬自告奮勇隨醫務人員一同前往。事后,他回憶道,“當時心里也在打鼓,畢竟有被感染的風險,但當看到醫務人員持續奮戰一線,就一點也不害怕了。事情擺在這里,總要有人做才行。”

楊左鵬表示,自己會繼續參與志愿者防疫活動,為抗擊疫情持續貢獻微小力量。

其實,楊左鵬從高中到現在已經堅持做了7年公益活動。早在2015年,楊左鵬就參加了家鄉所在地河曲縣的青年志愿者協會,與當地志愿者一起到敬老院和福利院獻愛心、為山區學子貧困助學、為河曲貧困兒童爭取“壹基金溫暖包”、積極發起和組織為中考生愛心送水等活動。2022年8月,北碚山火期間,楊左鵬作為環保志愿者,積極助力后方支援工作,運送滅火器空瓶下山。

“等我這棟解封了,也要去當志愿者”

兩江新區鴛鴦街道金嶺社區中冶北麓原小區,有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大家都稱她為“芊芊美女”,她自掏腰包為小區的高風險樓棟送上豐富的蔬菜包,卻始終不愿留下自己的姓名。

“真是好事不留名的神仙姐姐。”樓棟居民楊建蓉感慨地說道,“這是一個非常貼心的蔬菜包!”里面有整整一盒雞蛋,有西蘭花、萵筍、土豆、蘿卜等新鮮蔬菜,還有個頭飽滿的橙子,以及大蒜、生姜等調料。

楊建蓉告訴記者,前段時間,自己所在的樓棟被劃為高風險區,一位網名“芊芊”的業主得知消息后,便主動聯系到農場,為大家購買了許多新鮮物資,為被封的每一戶居民送上蔬菜包。“我們一棟樓大概一百多戶,每家都送到了。” 楊建蓉說。

不愿留下姓名的鄰居,為大家送上的蔬菜包。受訪者供圖

盡管大家在業主群里強烈致謝,但這位網友卻始終不愿留下姓名,只告訴大家“這都是小事,沒什么的”。

自本輪疫情發生后,小區的業主們就紛紛報名成為志愿者,“當時就想,等我這棟解封了,也要去當志愿者!”大約一周前,楊建蓉所在樓棟解封,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小區的志愿服務隊。

這支隊伍如今有70多人,大家每天都會在小區里巡邏,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居民,勸導大家遵守防疫政策,同時為居民們配送物資。“我們小區門口就是永輝超市,所以有一部分志愿者會在超市門口維護秩序。”

11月21日,正好輪班到了楊建蓉。她和其他志愿者在小區里巡邏,在主干道旁遇到一位焦急的老人。老人已經93歲了,這幾天一直感到很不舒服,“他問我們能不能幫忙買藥。我們馬上去聯系。” 楊建蓉快步走到小區門口,聯系到小區旁的藥房,幫老人買了藥,“我想到自己也要買一瓶酒精,就順便幫老人家一起買了!”

“這都是舉手之勞。”楊建蓉說,這段時間小區里好人好事特別多,自發組織志愿服務隊、自掏腰包送物資......“大家平時都不認識,但到了這種時刻,每個人都站出來了,真的讓人特別感動!”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