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武中興》主拍攝基地——河南大漢影視基地項目落戶鞏義市竹林鎮長壽山風景區,目前設計圖已經完成。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占地面積124.5畝,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根據考古發現和考據歷史文獻,實景再現東漢宮殿、官府、御街、大臣府邸、民宅、作坊、商鋪、集市大街等,以滿足電視劇《光武中興》的拍攝需求。
電視劇《光武中興》為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的重大歷史題材,由河南廣播電視臺重點立項,目前已經被列為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影視項目、河南省重點精品文化工程項目和2021年河南省廣播電視局電視劇選題扶持項目。該劇描寫了東漢初建時期,以劉秀為代表的漢王朝擊敗割據勢力隴西隈囂和巴蜀公孫述集團,順應天下大勢統一中國的歷史事件,以及圍繞著為鞏固政權劉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措施等內容,再現了東漢初年波瀾壯闊的社會圖景。
本劇所描寫的東漢中興并不是從一個王朝草創時期開始寫起,而是把重心放在王朝已具雛形后如何興盛上。該劇著力深入探索中華民族為何能在歷經劫難之后再度中興的精神密碼,是一部講述中國故事、詮釋中國精神的重大歷史稀缺題材。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本劇所探討的正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如何守業的寶貴歷史經驗。今天是從歷史中走來的,這一探討,對今天的治政,無疑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啟迪意義。
著名導演吳子牛認為,歷史劇或者是寫皇帝的劇,如果能夠穿越千百年的時空,還帶有現實主義的溫度,那一定是國家提倡、人民喜愛的好劇。關于漢朝的影視作品相較于清、明、唐少之又少。而歷史上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出現在西漢和東漢,之后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也與它們有歷史的啟示和傳承。劉秀作為東漢的開國皇帝,他完成統一霸業之前就致力于發展社會經濟,認為得民心者得天下,崇尚人道,以人為貴。為政33年,他精簡吏治、減賦百姓、注產而百業興旺、人民富裕。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十分注重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國家廣電總局能夠高度認可《光武中興》這部電視劇,也說明這部劇有它今天的歷史深度和今天的社會貢獻” 。
鞏義市相關項目負責人表示,河南大漢影視基地項目選擇落戶鞏義市長壽山景區,劇組方和建設方有幾個方面的考量。一是鞏義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鞏義位于洛陽以東鄭州以西的黃河岸邊,是古華夏文明的核心地區之一,是河洛文化的搖籃。境內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雙柳樹文化等中華文明史上重要的古文化遺存70多處,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鞏義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是歷史文化名城。二是鞏義市工業經濟發達,投資環境優越。近年來,鞏義市一直在尋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影視文化產業方興未艾,亦是綠色產業,符合鞏義市未來經濟發展的規劃。三是鞏義市的地理環境優勢。鞏義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從區位優勢來看,鞏義位于河南的中心,東臨鄭州西近洛陽,北距焦作、濟源,與登封隔山相鄰,輻射周邊多個發展熱點城市,同屬一小時經濟圈,交通便利,旅游資源可以互享共促。四是“影視+旅游”是當今文旅產業融合的一種趨勢。影視文化主題作為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一個強有力引擎,相互需求、相互滿足、相互促進。
據史料記載,漢代建筑追求重威與壯麗之美。建筑風格,尤其是宮廷建筑體現出一種雄渾威嚴的氣勢。劉秀南宮的正殿為德陽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納萬人。殿周圍有池水環繞,玉階朱梁,壇用紋石作成,墻壁飾以彩畫,金柱鏤以美女圖形。據說在離洛陽四十三里的偃師城,便可望見德陽殿及朱雀闕郁郁與天相連。德陽殿高大雄偉由此可見一斑。當然,此次復原的宮殿群是簡約縮小版的東漢都城,可以滿足《光武中興》主要劇情的拍攝。
大漢影視基地建成后,隨著《光武中興》電視劇的開拍,長壽山有望成為網紅景區。后期,“影視+文旅+康養+會議+培訓”的項目模式,未來可形成一條龍產業鏈,將有力地促進和帶動鞏義當地的經濟和就業,為當地旅游、文化等行業帶來可持續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