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崗山片區是寶安區、乃至深圳市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由于與南山區無縫連接,這里成為南山產業外溢的“第一站”,也成為寶安科技桃花源的集中地,誕生了一大批環境優美、配套完善、服務到位、企業優質的創新園區。
匯聚創新園就坐落于此。
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匯聚創新園: 園企“同向而行”共赴星辰大海|走讀寶安“科技桃花源”
匯聚創新園的前身,是一家破舊的電子廠房,企業破產倒閉后,長期處于閑置狀態。2012年,園區開始改造升級,兩年間被打造成了一棟現代化辦公大樓。繼此之后,2015年,匯聚新橋107創智園在寶安新橋街道啟用,“匯聚創新”又多了一張名片。
“園區的名字叫匯聚,我們做的也是‘匯聚’的事業,”深圳市匯聚創新園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填發說,“匯聚社會資源助推企業成長,匯聚企業力量共同經營園區,匯聚創新力量服務寶安發展,奔赴星辰大海,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和使命。”
雖然是“嫡系兄弟”,不過走進匯聚創新園和匯聚新橋107創智園,二者呈現出來的風格又不盡相同。
位于尖崗山片區的匯聚創新園處在南山留仙洞總部基地與寶安中心區結合部,交通通達,周邊城市配套完善,高端園區環繞。園區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可供在孵企業使用面積約4萬平米,重點引進培育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型、新型研發機構等企業項目。
與具有“小而美”精致感的匯聚創新園相比,匯聚新橋107創智園則具有了更為濃厚的“后工業化”色彩。園區位于新橋東片區,緊鄰107國道,重點引進智能制造、大健康等新興產業。
“兩個園區各有側重,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盲目追逐眼前利益,而是把發展的眼光放到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做寶安創新載體的‘老字號’。”林填發表示。
這個“眼光”體現在園區公共空間的配置上。
走進匯聚新橋107創智園的主樓,一眼可見寬敞大氣的園區創業孵化基地&Ustar國際創業加速中心,里面集聚了多功能路演廳、會議室、咖啡書吧、聯合辦公、個性辦公間、開放式會議接待廳、影印室及健身區、羽毛球館、足球場等,滿足入駐企業的各類需求。匯聚創新園也是如此,在大樓的公共區域,配置有多樣化餐廳、IOE咖啡、人才公寓、多功能廳、會議室等,為企業提供了極大便利。
對于這些公共空間,園區的入駐企業表達了極大的欣賞和肯定,“如果把這些空間用于出租,那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但匯聚沒有這么做,而是用作園區配套,不僅能助力企業成長,長期來看,肯定會吸引和留住更多優秀企業。”多名企業負責人如是表示。
這個“眼光”,還體現在園區資源的使用上。
匯聚新橋107創智園負責人楊紅麗對一件往事印象深刻。匯聚新橋園區配有90余套員工公寓。開園之初,有外部企業想租用公寓,但匯聚創新園運營有限公司并未同意,要求公寓只能供園內企業使用。
“當時,我對公司這個決定十分不解,”楊紅麗說,“后來,園區入駐的企業越來越多,員工公寓成為我們服務企業重要一項。正是公司當初的決定,為園區發展留住了寶貴的資源。”
曾曉華是入駐匯聚新橋107創智園的企業——博洋科技的財務總監。同時,她也是新橋107創智園企業的“編外顧問”,入駐園區的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遇到財務方面的問題,時常會來向她咨詢,她則耐心熱情地解答,久而久之,初創企業得到了更多發展支持,企業與園區的聯系也更為緊密。
“企業不僅是園區的客戶,更是園區的朋友、園區的資源,是園區發展的智囊團。”在采訪中,匯聚園區的多個負責人均表達了這一理念。
“Boss 見面會”就是匯聚新橋107創智園服務企業、增強企業黏性的一個創新項目。
所謂“見面會”,就是園區運營方和企業面對面,一起暢聊園區發展、行業趨勢、服務需求,大家共同為園區和企業的發展建言獻策。疫情防控期間,園區運營方將“Boss 見面會”改成了一對一boss見面訪談。每次訪談,運營團隊會約上園區里優秀的企業家,一起到各企業走訪,在講解最新政策的同時,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
杰深科技董事長黃建敏是匯聚新橋107創智園“智囊團”的成員之一。黃建敏在家用清潔設備和制造方面有超過22年的經驗,其創辦的杰深科技已成長為一家專注智能家具清潔方案的全球公司,多年行業經驗和創業經驗,讓黃建敏為多家企業解決了創業初期的困惑,他也因此成為園區企業的“好大哥”。
園區與企業的“同向而行”,時常讓匯聚新橋107創智園負責人楊紅麗感動不已。“感謝匯聚園區優秀的企業家,因為有他們和企業優秀的團隊,推動了企業和園區共同為寶安經濟發展貢獻匯聚力量。”
匯聚創新園和匯聚新橋107創智園都是國家級孵化器。在寶安,匯聚園區可以說“集多種名片與一身”,尤其是尖崗山的匯聚創新園,先后獲評國家級企業孵化器,科技創業孵化貢獻獎,廣東省名牌產品,國家、省優秀A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科創中國”深圳示范試點單位,深圳市重點投資推廣園區等。
這一系列榮譽,正是匯聚園區“有效搭建政企溝通平臺”的直觀體現。多年來,匯聚創新園和匯聚新橋107創智園集聚各類資源,暢通政企溝通與合作的渠道,深圳市匯聚創新園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填發還擔任了寶安區園區促進會(以下簡稱“寶安園促會”的會長,為匯聚的企業帶去了更多機會,為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能。
打開匯聚新橋107創智園的公眾號,不間斷的最新政策推送及各類活動信息映入眼簾。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何評價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如何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中小微企業必須了解的稅費優惠政策……每一條信息,都讓企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國家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
新橋街道“奮進新時代 巾幗展風采”論壇首講、寶安區“點燃學習計劃”新橋站活動等在匯聚創智園舉行,匯聚創智園成為寶安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在匯聚創智園舉行的豐富多樣的活動,則進一步推動了政府與園區的良好互動。
政企溝通平臺的搭建,也為入駐匯聚園區的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展示機會與平臺,許多在匯聚園區成長、發展的優秀企業因此走進了高交會、寶博會、雙創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寶創賽等大型展會及賽事的舞臺,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不少企業表示,一直覺得政府遙不可及,到了匯聚,深刻感受到了“政府服務就在身邊”。
對話
寶安區園促會會長、深圳市匯聚創新園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填發
南方+:匯聚創新園未來有怎樣的發展計劃?
林填發:匯聚創新園在寶安有兩大園區,一個是新安的匯聚創新園,一個是匯聚新橋107創智園,這兩個園區都是國家級孵化器。我們在寶安深耕了10年,組建了專業團隊,來助力寶安科技企業和寶安產業的發展。接下來我們會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投入,來服務企業,為寶安科技桃花源添光加彩。
南方+:作為寶安園促會會長,您對寶安創新園區的發展有什么建議?
林填發:這幾年,寶安通過新建或改造,創新載體的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園區的質量也越來越高。不過相較于寶安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勢頭而言,創新載體還需加強集聚規劃。使創新園區連點成片,而不僅限于零散的建設或改造。集聚性強了,規模上來了,產業鏈也會更加完善,企業的發展就更有優勢。
南方+:您認為園促會在創新載體建設中可發揮哪些作用?
林填發:園促會應當成為政府和園區之間的橋梁,協助政府來推動創新載體質量提升。在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時,園促會要立足于園區實際和需求,積極建言獻策,參與立標準、定體系;面對園區時,園促會要進行指導,幫助園區解決問題,助力園區規范運營。
企業說
杰深科技:深圳的營商環境國內最優
2018年,匯聚新橋107創智園開園,杰深科技成為首批入駐園區的企業。企業創始人、杰深科技董事長黃建敏回憶,當時自己想找一個“離產業鏈近、又離機場近”的地方,恰逢匯聚新橋園區開園,于是就選擇離這里。
經過近4年的發展,杰深科技在園區逐步成長壯大,現已成為一家專注智能家居清潔方案的全球公司,先后評為“國高企業”“規上企業”及入選2021年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黃建敏說,他選擇匯聚新橋107創智園是“選對了”。“園區配套好,有容納200人的多功能廳,足不出園就滿足了企業新品上市推介會、經銷商見面會等會議需求;園區交通便利,出園區直接上高速,離機場和會展中心只需要15—20分鐘;園區科技服務配套好,交通便利,是創業者選擇辦公環境的首要條件。”
良好的園區環境,也成為了黃建敏感受深圳、寶安優質營商環境的窗口。黃建敏認為,深圳的營商環境和創業環境在國內首屈一指,這主要體現這三個方面:首先,深圳聚集了大量優質人才;其次,深圳的供應鏈非常完善,很多零部件一兩個小時就能到位,對研發很有幫助;此外,深圳政府服務到位,服務意識很強,企業在深圳感到舒心、放心。
【記者】崔潔
【拍攝】何俊
【剪輯】李嘉耀
【作者】 崔潔;何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