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孤勇者》之后,《黑桃A》也成兒歌了?幼兒園教口水歌引擔憂

導讀兒歌向來被視為學前階段,德育教育的好幫手。通過輕快優美的旋律,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之下也受到正能量歌詞的熏陶,遠比說教效果更好...

兒歌向來被視為學前階段,德育教育的好幫手。通過輕快優美的旋律,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之下也受到正能量歌詞的熏陶,遠比說教效果更好。

提起耳熟能詳的兒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也有不同的定義。7080后家長想到的可能是《兩只老虎》、《小星星》之類的歌曲。

90后學生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喜羊羊》、《熊出沒》等動畫片里的主題曲。00后學生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出生在網絡時代,接受到的信息就更為寬泛,就連兒歌也愈發與眾不同了。

繼《孤勇者》之后,《黑桃A》也成兒歌了?

陳奕迅都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兒歌王子”。他所演唱的《孤勇者》深受00后學生喜愛,尤其是幼兒園學生和小學生,幾乎人人都會。有網友在街頭做過實驗,但凡在馬路上起個頭,周圍必然會有素不相識的小學生跟唱,其傳唱度高于所有歌曲。

老師們也投其所好,在各種文藝匯演中都不乏《孤勇者》。好在其歌詞頗具正能量,即使不是主流兒歌,家長也能欣然接受。類似的歌曲還有《小蘋果》和《學貓叫》,從名字上看和兒歌無異,但是歌詞內容沒有教育意義,跟經典兒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毫無可比性。

現在的教育環境不同了,有的老師和家長都覺得幾十年前的兒歌過時了,也不教學生唱,反而公然在幼兒園里,教學生用成人口水歌排練節目。這家長就有些坐不住了。

一位家長吐槽,幼兒園老師播放《黑桃A》帶領學生跳操。這首歌和其他口水歌不同,歌詞低俗露骨,有濃濃的夜店風,不僅毫無教育意義,也會對學生的三觀造成不良影響。試想3、4歲的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后,嘴里哼著“長長的腿一尺八腰圍”,家長是何心情?

這首歌雖然節奏輕快,旋律上口,單從音樂上說很容易受小孩子喜歡。但是老師不能因此就把該歌曲當成教學音樂。在網上有很多幼兒園老師都拍攝了該歌曲的舞蹈教學視頻,點贊量和轉發量都高達十幾萬,可想而知,國內有多少幼兒園都進行過類似的舞蹈教學。

幼兒園教口水歌引擔憂,是家長過于敏感嗎?

很多家長回想自己小時候學的兒歌,都能給人帶來積極的力量,充滿童真童趣,都是小動物和小朋友,營造了一個真善美的世界,那才是真正的兒歌。可是現在幼兒園的學生,聽嗨曲比家長都興奮,要是學生“自學成才”家長也就忍了,是自己教育失當。

如果是幼兒園老師統一教授的,那就另當別論了。幼兒園課間操期間,“體能老師”帶領學生們一起做運動,家長看完驚掉下巴,除了《黑桃A》,還有《野摩托》這樣的口水歌,幼兒園猶如大型蹦迪現場,家長能不擔憂嗎?

有網友覺得是家長過于敏感了,就像有家長反映《喜羊羊》和《熊出沒》不適合小學生看一眼,容易受到不良引導。教育也應該與時俱進,學生喜歡就好,家長不能太玻璃心。

上海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的李燕教授表示,偏成人化的歌曲和舞蹈,不能用于幼兒園教學。學生會在歌詞中,形成自己的三觀,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其不利。各級教育結構還是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嚴格篩選,為學生提供更積極健康的教育環境。

兒歌的教育意義不容忽視

幼兒園的課間操,可能是學生一天里最快樂的時間了,跟著“體能老師”在操場上,跟隨音樂蹦蹦跳跳。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增加運動量和身體協調性。

有家長稱,自己上學的時候,課間操的音樂還是《龍的傳人》,現在每天早上9點半,小區周圍所有幼兒園一起在跳《黑桃A》。沒有刻板的動作要求,學生只要跟著蹦蹦跳跳就好了,看起來是釋放了天性,可是家長卻有了更大的擔憂。

正所謂教育之事無小事,家長們的擔心并不多余。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已經不能再忽視了,否則日后學生在文化課上取得再高的成績,無異于一顆定時炸彈,讓家長提心吊膽。目前報考軍校、警校或者報考公務員等體制內單位,都少不了政審這一環節。

若學生從小沒有得到積極正向的德育引導,做出違反校規校紀,或者品行不良的行為,必然會影響日后的升學和工作。呼吁廣大幼兒園和學校能及時停止使用成人口水歌曲作為教學曲目,家長也要做好監督工作,還教育一片凈土。

今日話題:大家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頭條創作挑戰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