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問題儼然已成為阻礙生育率提高的最大因素,除了日漸提高的教育成本,家長的精力有限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以前的家長雖然生育子女數目多,但是工作很少有加班的時候,多半有穩定的工作,生活方面物質需求也不太高,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幾乎不用花多少錢,更不需要出去補課、學興趣班,家長也不用輔導學生寫作業。
學習方面都是學校老師在操心,就連家務都有孩子幫忙。即便考不上大學也不要緊,早點工作賺錢更好,能替家長分擔經濟壓力。可眼下的家長就不同了,不光工作方面壓力很大,稍不留神就容易末位淘汰,即便是體制內工作,也要應付繁瑣的工作和復雜的人際關系。
下班后本就筋疲力盡,還要輔導學生寫作業。教育的內卷現象,讓家長更加焦慮,生怕子女學習成績不好,以后考不上大學,畢業后在家啃老。若是多子女家庭,遇上喪偶式育兒,負責照料家庭的一方自然更加崩潰。
“越來越討厭我女兒”,二胎媽媽的心里話太扎心
一位二胎媽媽忍不住在網上吐槽自己上小學的女兒,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女兒才10歲已經學會離家出走了。很多網友看到標題就不淡定了,一個小學生到底做了什么事,能讓母親如此失望?難不成是重男輕女?
據該家長介紹,自己有兩個孩子,女兒是老大,雖然她沒說老二是男是女,筆者猜測大概率是兒子。即使有老人的幫忙,由于父親教育角色的缺失,讓這位二胎媽媽崩潰了。
在生二胎前,能看出這位母親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在她的教育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從來舍不得兇她,盡心盡力地做飯、陪她上課、陪她學習、陪她玩耍和談心。有了二胎以后,母親自然會把一部分精力分給老二。
再加上女兒已經上小學,家長精力有限,自然會少了很多陪伴,想讓女兒事事都快些完成,自己才能去做家務和休息。沒想到女兒卻養成了拖延的毛病,家長越催越拖,作業寫到12點,結果只能是娘倆一起崩潰。
在一次次的失望中,這位母親才說出如此失望的話語。她覺得她很稱職,該做的都做了。現實中有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遭遇,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位二胎媽媽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可謂是現實又扎心。
評論呈兩極分化,學生身上的問題多半是家長造成的?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和這位二胎媽媽有相似遭遇的家長,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了。為啥別人家的孩子,家長什么都不用做,學生自己就知道學習,知道上進,自己比別人家長做得更多,卻沒有獲得相同的回報呢?
家長越負責任,沒有獲得子女的感激,反而惹來怨恨,破壞了親子關系,學生成績越來越差,反而引起了叛逆情緒。實際上家長的教育并不是管得越多越好,有的時候用力過猛反而會事與愿違。
眼下有很多中小學生都出現了心理問題,比如有些學生有嚴重的拖延癥或者抑郁情緒,多半是家長的不良情緒傳遞到子女身上,家長可以拿學生撒氣,學生的負面情緒,只能通過厭學來宣泄。考試成績下降后,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家長必然會更加崩潰。
不過評論區還是呈現了兩極分化,有一部分網友覺得這位二胎媽媽還是很值得同情的。畢竟父親角色的缺失,才是導致她情緒失控的根源。
再加上每位學生的情況不一樣,有些學生是可以通過家長的放手而自立自強,有的學生天生就需要不斷鞭策,否則家長越放手,學生越擺爛,所以還是要因材施教,正視當下的教育政策。
筆者認為
看完這位二胎媽媽的心里話后,感覺讓家長失望的根源與兒子還是女兒無關,關鍵還是喪偶式育兒惹的禍。還是要呼吁社會各界重視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若是因為客觀原因,父親無法參與到教育中,就要酌情考慮二胎的問題,以免降低學生的教育質量。
筆者認為,之所以這位小學生會有嚴重的拖延現象,大概是母親有了二胎后,對她的關愛變成了不斷催促,學生自然會有心理落差。寫作業拖延會得到母親更多的注意力,惹哭弟弟也是在發泄不滿。
多子女家庭,更要注意一碗水端平的問題。想要改善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自己要放下焦慮心態。自己心態陽光,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學生。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