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對畢業就業這件事有些了解,就會知道如今什么最香——“鐵飯碗”。
而但凡對“鐵飯碗”有點了解,就會知道里面什么最香——“煙草局”。
中國煙草,這個如今無數大學生瘋狂渴求的綠色牌牌,在小時候,卻被我們瘋狂嫌棄著——方圓市里,但凡有煙草局佇立之處,南北村頑童皆不敢近半分。
然而人總是會真香的,長大后的我們總要為了五斗米折腰,不過我們愿意折腰,煙草局卻不愿意回頭,以至于過來人們在屢試屢敗中總結出了一條經驗。
為啥就算沒有“暗箱”,三無學生也進不去煙草局?
三無畢業生,其實就是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莫得很大背景,莫得很多人脈,也莫得很多小錢錢。以至于在找工作上,家庭實際上是幫不了我們什么忙的。
可找工作不就是靠自己,靠個人能力嗎?如果想進入煙草局需要拼爹拼媽,那不是暗箱操作是什么?其實學生們把這件事想的太簡單了,即使沒暗箱,三無也難進。
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需要想一個問題,“三無學生”和“有點學生”字面中的一點差別,在現實中究竟差在哪里了呢?有點,其實就代表家中有在煙草局工作的長輩。
這樣的“有點學生”首先比我們三無學生多的就是信息,如果往大了講,就是信息差。在信息社會,很多行業都依靠著信息差維持產業鏈,而信息差,有時也決定了個人的前途命運。
比如說考研的同學,為什么要同學們備考的時候,去聯系和目標院校有關系的學姐學長呢?因為學姐學長這種過來人,會給學生很多從招生簡章上看不到的信息。
比方說哪個導師的研究方向和偏好是什么啊,甚至說給學生一些往年真題。有了這些信息的學生其實就不算是“三無學生”了,而是比其他同學多很多勝算的個體。
有在煙草局工作長輩的學生們也是這樣,首先,招聘消息上,“有點同學”肯定要比“三無同學”知道的更早,幾乎是一有消息家長就會告訴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準備。
而我們普通同學獲得煙草局招聘的方式非常狹窄,因為煙草局招聘都不怎么宣傳,和其他國企比如中鐵、電網招聘時四處宣傳不同,煙草局的招聘靜悄悄的,不是時刻關注真的很容易忽略。
其次,這些長輩在單位干得久了,專業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手到擒來,就像是我們職場中最渴望遇到的就是一位帶自己入門的前輩,如果他們愿意指點,基本上轉正就穩了。
不過最大的裨益還是在面試上,煙草局的面試占考試分數比重的百分之六十。而如果自己家有長輩在煙草局,那么很多問題家長都能給予指點,需要注意的項目也能給予提示。
就算家長這么多年一直勤勞摸魚,沒有在題目上給學生什么幫助,但想到是家長的單位,學生心里也能更有底氣,發揮上肯定是比一般同學大方許多,也更加分。
“三無學生”想要進煙草,有哪些加分措施可以抓住?
其實從上面的分析,很多同學也看明白了,“三無學生”比起“有點學生”差的不是家長,而是“信息”。那么如果能通過其他渠道補全信息差,學生也會更有勝算。
畢竟煙草這么一個高薪鐵飯碗,招聘開啟,那還是要努力努力的,而這個過程盡管失敗,學生們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怎么有效利用人脈,高效收集信息。
首先,我們需要對鐵飯碗有關的消息渠道進行全覆蓋,煙草的官方平臺、公眾號等等設置成特別關注,這樣一旦煙草方面有風吹草動,學生能第一時刻獲得準備時間。
再者,人脈方面一定要去主動接觸,像大學里的導員、書記,這兩位老師手中都有很全面的人脈,如果有煙草局或者是學生其他感興趣單位的學長學姐,能最快獲得聯系方式。
而后就是和學姐學長們“熱絡溝通”了,不過也要記得人情不是白來的,學生們也要記得回報學長學姐。畢竟如今工作都很繁重,人家念著學長學姐的情分給了幫助,學生也要及時還人情。
前期工作準備差不多之后,學生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面試準備上,盡可能多練習,顯示出自己的專業性和邏輯能力,畢竟考試才是我們應該抓住的“本”。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