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很多地方因為疫情孩子們都在上網課,尤其是中小學生。但老師的網課也讓家長第一次真實了解了孩子的上課狀態和老師的上課狀態,當然,我們的家長在看了之后也是非常的不滿意。
近日一位家長在網上發文質疑老師,也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共鳴,我們看看這位家長是怎么說的。
疫情授課15天,一個老師在全班50多名孩子的情況下,每天提問四五位同學,有一個同學連續提問了14天,而這五位同學的機會是80%的重復率,課上還問孩子們,為什么只有那四五位同學舉手,真想問問她,你是眼睛瞎還是把孩子和家長當傻子,面對不公平,沒想到從小學那么低年級就開始了,為什么那么鐘愛那幾個孩子?可想而知,真的吃相太難看了。
家長的質疑立刻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共鳴,一些家長也紛紛開始指責起自己的老師了,看看這兩位家長說的。
作為老師,不可否認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存在,但是網課老師想照顧到所有的孩子真的很難。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回答問題,有些孩子老師提問他也不回答,時間長了老師也不愿提問了。
家長總是認為老師會區別對待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引起老師的重視。實際上,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很關注的,但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都不一樣,有的內向有的活潑,有的愛發言有的怕被提問。在教室上課就遇到過,很多孩子老師提問就是不說話,還有些孩子吭吭哧哧說不清楚不愿回答,這種情況一次兩次還能理解,如果時間長了,老師可能也不愿意提問了。
相反有一些孩子就特別愛回答問題,就算老師不提問也會把手舉得很高,而且回答問題聲音響亮,條理性很強,這些孩子回答問題不但老師喜歡聽,孩子們也喜歡聽,時間長了,老師提問的次數自然也就多了,特別是在一些公開課上,更成為老師的寵兒。
這種現象在每個班級都存在,可能會讓家長感覺不舒服,但孩子們的差別真的很大,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社牛”性格,很引人注目。
第二:網課連麥是很浪費時間的,每節課真提問不了幾個學生,老師只能提問回答比較流暢的孩子。
我作為老師上網課是非常不喜歡提問學生的,很簡單,網課連麥真的太浪費大家的時間。
連麥會引發網絡故障,我們都遇到過,半天連不上學生,好不容易連上了,孩子回答的什么也聽不清楚,全班學生就那么干巴巴地等著。另外有些學生可能也不會回答問題,但是還不敢告訴老師,猶猶豫豫、遲遲疑疑半天不吭聲,或者說話聲音非常小,大家怎么聽也聽不見,提問一個學生可能就需要兩三分鐘。
中小學的網課時間是有嚴格限制的,特別是小學,很多地方規定不能超過三十分鐘,如果一節課提問個四五個學生,這些學生回答問題還很慢,可能老師啥也不用干了。所以老師一般會挑回答問題比較清楚的孩子,這樣大家都能節省時間。
實際上老師也可以不提問孩子們的,但是那樣家長們可能又不同意了,認為老師太不負責任了。
上課回不回答問題,實際與孩子的學習成績并沒有必然的聯系,經常回答問題的孩子未必就是優秀生。
家長都很關注自己的孩子,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是否喜歡回答問題其實與學習成績關系不大,很多默默無聞的學生照樣學習很好,而很多看起來很聰明伶俐的孩子學習成績也未必好,這些都是公認的。
一般情況下,老師是非常喜歡提問后進生的,因為優秀生不用提問老師也知道他聽懂了,但是后進生就不同了,老師需要了解他們到底會不會,如果連后進生都聽懂了,那么全班學生基本上也就全會了。所以老師們課堂上厚愛的還是后進生,花費在后進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最多的。
寫在最后:
目前的網課把老師的課堂徹底暴露在家長面前,當然老師的言行無形中也被放大,因為不管老師怎么做,家長們都能找到不滿意的理由,老師一個人想滿足所有家長的需求談何容易。
家長可以質疑老師,但一定不要質疑老師的公平和公正,天下老師沒有一個不希望孩子學好,他們比家長更希望孩子進步,所以他們的初衷絕對是好的,互相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