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錄取并不看重分數線,很多家長都忽視了,“排位”才是關鍵

導讀經常聽到有的同學抱怨,前年的分數太低,今年的錄取分數又太高,讓人難以捉摸,到底要考多少分才能穩穩地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呢?其實這些同...

經常聽到有的同學抱怨,前年的分數太低,今年的錄取分數又太高,讓人難以捉摸,到底要考多少分才能穩穩地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呢?

其實這些同學的根本出發點就錯了,想要被大學順利錄取,我們要關注的根本就不是分數線和我們考了多少分。最重要的是關注我們的排名和位次。

大學錄取其實并不看這種分數線,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忽視了

在高考填報志愿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的信息是我們必須掌握的。首先就是最受人認同的分數線。一旦分數線下來了,家長們就會根據分數來給學生們填報志愿。

可是這樣做背后隱藏的風險也很大,那就是高校每年的錄取分數線都會有較大的波動,少則十多分,多則二三十分的情況都有。

一旦遇上了后者,學生根本就措手不及。如果少了二三十分,我們考不上理想院校,如果多了二三十分,似乎又覺得自己能夠考更好的學校。

高考分數之所以波動這么大,跟很多因素都有關系,這是一個橫向的評判標準,因此并不完全可靠,最可靠的其實是縱向的評判標準,也就是我們的省排名。

大學的分數線無論再怎么變化,他們最終錄取的學生水平都不會有太大改變,都是固定的一段省排名,為此當中的學生,所以只要看排名就可以大體確定學校。

那么為啥省排名如此穩定,分數線卻如此不靠譜?

省排名穩定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比較永遠永遠都有一個固定的位置,在一個省份的所有高考學子當中,你哪怕是發揮超常了幾分,最終的名次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分數線如此不靠譜,正是因為每年高考試卷的難度不同,學生的平均分數都不同。今年的平均分數是500分,明年就有可能變成560分。

學校只能根據這個波動的均分數給自己學校定一個最低的分數線標準,因此看這個分數是相當不靠譜的。就連高考試卷的批卷風格都會影響到分數線。

今年的老師批卷風格比較嚴謹,學生們的分數普遍壓得很低,那么高考的錄取分數線也會降下來。但是無論分數怎么變,大學錄取的照樣還是那一批人。

如果家長和學生忽略了最關鍵的省排名,而去關注飄忽不定的分數線,就很容易犯錯誤,也非常容易發生那種后悔莫及的情況。

所以每年的省排名出來之后,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據省排名去找一找往年錄取你這個名次的學校是哪些,今年大概也正是這些學校會錄取你。

提升分數很容易,但提升省排名很卻難

過度關注分數線變化的人經常會產生一種假象,認為自己多考了幾分,那自己就是發揮超長,肯定能被順利錄取上一個更好的學校。

結果你根本沒想到你的分數提升了,可能其他人的分數都在蹭蹭地提升,學霸們也比以往多考了十多分,這是試卷難度決定的。

只有關注省排名有沒有提升,才能真正地意識到自己的發揮到底如何?因此僅憑高考一次的省排名,我們根本就不確定自己的發揮情況。

所以在高考之前,一模和二模的省排名成績,大家也一定要牢記在心,跟最終的成績進行對比就可以知道今年的高考到底是不是發揮超長了。

不要輕信高考發揮超長的謊言

最后我們來說說一個真相,其實在高考過程中,真正能夠發揮得很厲害的學生是寥寥無幾的,大多數人考的就是一個平均水平罷了。

因為高考試卷難度本身就比平日的模擬考試簡單一些,所以高考考的分數更高,幾乎是普遍人的現象,并不是你一個人的幸運。

而且高考的老師也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所以在批卷的過程中能夠批松一些,絕對不會太過吹毛求疵。整體的分數看起來都會是虛高一些。

作為一個高考學子,我們千萬不能指望著自己在高考最后一場考試的時候一飛沖天,因為那些都是美麗的假象和虛幻的謊言罷了。

真正的努力和功夫都要用在平時,才能讓最后一場考試發揮出一個相對穩定的效果。尤其是在我們高度緊張的過程當中,往日的積累才是最重要的。

一屆一屆的考生都在重演著同樣的經驗和教訓,如果前人已經總結下來了錯誤,那就千萬不要讓這個錯誤在自己身上重演。

你認為高考排名和分數線哪個更靠譜?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