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老師和家長應該有明確分工,通力配合才能達到教育的最佳目的。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一不可,且無法相互替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限,導致大家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師身上。眼下家長文化素養不比老師差,教育的天平也在逐漸向家長傾斜。
常有人疑惑,同一位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怎么考試分數差距能那么大。除了與學生的聽課狀態和學習能力有一定關系以外,與家長的引導密不可分。雙減政策前,比的是教育資源水平,眼下比的卻是家長輔導功課的水平。
“怎么輔導的?”江西一小學老師拍視頻質問家長
相關部門再三強調,不能把監督學生寫作業的壓力推給家長。要求教師嚴格控制作業量,讓學生在課后延時服務期間完成書面作業。嚴格杜絕小學生,回家寫作業的現象。如此一來,老師也不會再往家長群里布置作業,更不會有家長投訴老師作業留得太多。
在實施的過程中,效果卻并不理想。有的老師雖然沒有布置書面作業,卻要求學生學會課堂上新教的知識,第二天老師會隨堂測試。沒有達到預期水平的學生,老師就會問責家長。
江西一位小學一年級老師,在家長群里發布了一條視頻。視頻拍攝于教室,一部分學生坐在座位上,另一部分學生在座位里罰站。
老師則舉著手機對著全班學生一頓“懟臉”拍攝,大聲訓斥學生:讓你們的家長看看,是怎么輔導的,這么多人連什么是整體認讀音節都不知道!最后老師非常生氣地說,這課我是教不了了。
家長們看到視頻后有的很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教明白,更多的家長看到這個視頻,被老師的話語刺痛了,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直言教學生整體認讀不是老師的責任嗎,為啥推給家長教,老師還理直氣壯了。上學的是學生又不是家長,家長為啥要聽老師訓斥?
網友看不下去了:現在的家校關系怎么了?
該視頻被一位家長發到網上曝光,網友們都看不下去了。老師把輔導功課的責任推給家長,已經成為新常態了。動不動就說教育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家長都不上心,老師根本沒法管。但是家長也很委屈,我們要是會教自己在家學得了,為啥還要來上學?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家長即便有大學文憑,比學校老師學歷高,只要不是師范專業,也未必有老師教得好。教學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知識,更是要教學生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家長胡亂輔導功課,很容易走入誤區,反而讓學生產生心理陰影,導致厭學。
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家長,非常善于教學。在幼兒園期間就讓子女學會了拼音,但這屬于個例,不代表大多數學生的水平。文化課教學方面,老師責無旁貸。對于0基礎上小學的學生,老師還是要積極應對,不能把鍋甩給家長。
現如今家校之間關系敏感,老師不敢太嚴厲,生怕學生回家告狀,家長投訴的教育部門,老師的年終獎和職稱全都沒了。但是老師也不能無作為,什么事都推給家長。還是應該有明確的分工,各司其職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官方對此給出回應,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到底該如何處理?
事后當地教育部門給出回應,稱拍攝視頻的是一位代課教師。教學經驗欠缺,關心則亂,言行失當。學期過半,班級里的學生還沒有學會拼音,不同學生的基礎差距過大,老師照顧不到所有的同學,只能讓0基礎入學的學生家長多使使勁兒而已。
很多一年級語文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可以根據隨堂測試的結果,逐個找家長溝通,了解具體情況,并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學生提升輔導能力。
畢竟學生在校時間有限,需要學習的科目又比較多,放學后老師不方便直接輔導學生,若被其他家長知道后,有口難辯,讓家長輔導更為妥帖。只不過態度上要給予家長一定的尊重,不能如此公開訓斥學生和家長。
對于老師來說,并不希望學生都進行超前教育,不如全都是0基礎入學,反而更容易安排教學進度。眼下有的學得快有的學得慢,還有的學生學的知識根本不對,老師還要糾正,這才出現尷尬的現象。家長和老師相互尊重相互體諒,方為上策。
今日話題:大家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