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姓“黃”,班主任上課幾乎不點他的名,感覺吃了“大虧”

導讀名字雖然只是一個稱呼,但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會因此被“嘲笑”,也會因此被“孤立”,學生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家長在起名字的時候很隨意,...

名字雖然只是一個稱呼,但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會因此被“嘲笑”,也會因此被“孤立”,學生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家長在起名字的時候很隨意,日后恐怕會后悔。

小學是學習生涯的第一站,小學生的年紀小,有話直說,并不會考慮到對方的感受,若名字起得很“特殊”,可想而知學生將要面臨怎樣的窘境,就連班主任在上課的時候,都不敢點名,下面就來看看家長都是怎么給小學生起名字的。

小學生姓“黃”,班主任上課幾乎不點他的名,感覺吃了“大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儀式感”,在起名字的時候,家長也要讓其具備好的寓意,或者是有一定的代表性,于是,一些名字的由來很簡單,就是將爸爸和媽媽的“姓氏”結合,這名小學生就是這樣。

爸爸姓“茍”,媽媽姓“史”,小學生的名字就這樣出現了,不知道家長讀起來會不會覺得別扭,而筆者讀的時候,倒是忍不住想笑,不知道小學生有沒有遭到同學的嘲笑,網友直呼:長點心吧,家長。

幾乎每個人都看過《西游記》,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孫悟空,好像就沒有他解決不了的難題,小學生也想成為和他一樣的人,而家長似乎是“未卜先知”,直接起了同樣的名字,隔著屏幕都會覺得尷尬。

不禁想問一下:家長都這么調皮的嗎,這樣的名字都是很個性,但真是一點沒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到學生長大后,定會去“改名”,還希望其他家長不要效仿。

因為名字而被嘲笑的小學生還真不是一兩個,這不,好幾名姓“何”的學生被人改名,“荷包蛋”、“呵呵”,等等很多奇奇怪怪的名字,如果是性格外向的小學生還好,如果是性格內向的小學生,家長有沒有想過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小學生的學業雖然不是很緊張,但這個階段也很重要,也不能因為“外界因素”而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習,試想在小學階段,學生就有了厭學心理,接下來的學習生涯,該如何是好,小學生還能順利完成學業嗎?

上課的時候,少不了提問環節,但一位小學生的名字,過于“高級”,就連班主任上課,都幾乎不點他的名字,小學生姓“黃”,名“尚”,兩字組合在一起,可以說是到達人生“巔峰”。

喊他名字的人,莫名的會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因此,班主任上課幾乎不點他的名,班主任表示:一點他的名,感覺吃了“大虧”,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科任老師,更是會很少點名,無形之中,小學生是吃虧的,網友看后哈哈大笑:太理解班主任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與前面幾名小學生相比,這名學生最不一般,一名姓李的男生,結果后面兩個字竟然是“老母”,筆者還真是頭一次看見這三個字,組合在一起,忍不住想笑

想必家長一定是腦洞大開吧,一般的家長都想不出來這樣的名字,或許家長并沒有想那么多,只是覺得有趣,也沒往學習方面想,但現實就是如此,家長不深思熟慮,就會影響到學生學習。

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有很多,“名字”也是其中之一,家長別說不知道

望子成龍,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每位家長都很重視,都想著給學生優質的教育,讓學生的成績優異,成為班級中的學霸,但對于一些小因素,家長忽略了,比如名字,是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的,還希望各位家長要注意。

而話說回來,不管小學生叫什么名字,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師,都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上課的時候該提問就提問,不可以區別對待,不要讓小學生覺得自己被“孤立”了,老師身為教育工作者,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這也是老師的責任與義務,希望各位老師能夠做到。

最后,筆者希望每一位家長可以對學生認真負責,不要因為自己追求個性,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也希望老師們用心教育,幫助小學生做提升,同時,還要利用課余時間,給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讓小學生盡量不被外界因素影響。

今日話題:你如何評價家長的行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