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在考試中的分數占比很高,而對于小學生而言,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不說文筆,小學生是不愿意寫字的,他們會將寫字當成“力氣活”,于是,老師便會布置一項日常作業,那就是“寫日記”。
老師會要求每天都要寫日記,或許不會天天檢查,但是會抽查,而小學生并沒有意識到“日記”的重要性,所以“日記”在他們的手中,顯得很隨意,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在他們的日記中,你會發現很多驚喜。
小學生日記走紅,字里行間暗藏“秘密”,爸爸看后“血壓飆升”!
老師會教育學生要有愛心,要愛護小動物,這名小學生可是真的做到了,從他寫的日記當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家中有只兔子,結果這便成了他的日記內容,喂了一把草、喂了兩把草,喂兔子仿佛成了小學生的日常。
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日記,但小學生寫的未免有些敷衍,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將會是三把草、四把草等等,而這便失去了寫日記的意義,也會辜負了老師,其他小學生可別向其學習。
相比之下,這名小學生的內容質量還相對高一些,他講述了自己所經歷的事情,還將媽媽的情緒記錄其中,雖然也是平平淡淡,但是能夠過關,老師看后也挑不出什么錯來,就只是正常的記錄而已。
其實老師對小學生并沒有很高的要求,能夠做到像這名小學生這樣就已經很好了,別看平淡,但也是鍛煉學生的能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等,同時,也是小學生練字的一個過程。
好習慣是從小養成的,老師會不斷地告訴小學生積極幫助家長做家務,為家長分憂,也會將其布置成作業,這不,這名小學生就很認真的完成了作業,看過之后,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我幫媽媽吃完了水果”,筆者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幫家長分憂的小學生。
看到小學生這樣的日記后,老師并沒有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而是在下面評論道:真孝順,可見,老師又再一次給到小學生鼓勵,這樣的鼓勵很有必要,小學生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定會變得十分勤快。
成長環境不同,小學生的所見所識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名小學生的經歷就很讓人“無語”,他還將自己的經歷寫在了日記里,不禁表示心疼,小學生日記走紅,字里行間暗藏“秘密”,老師的評語盡顯有趣。
從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是媽媽和黃叔叔之間發生的事情,老師看后讓小學生拿給爸爸看看,或許是怕發生誤會吧,結果,爸爸看后“血壓飆升”,看到小學生的內容,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有網友調侃:家里恐怕是不得安寧了。
小學生除了會記錄家長的事情外,還會寫到自己的同學,這名小學生就有趣了,寫的都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不是“瞪眼睛”,就是“打巴掌”,不過,小學生的字跡非常好看,相信老師會給予一定的表揚。
不知道看完后,你會如何評價小學生的所寫的內容,對此,筆者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小學生的記憶力很好,身邊發生的事情,小學生都會記住,而在記憶力好的同時,小學生的模仿能力也很強,這是老師和家長要知道的一點。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老師和家長務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學生的成長路上,是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陪伴的,兩者都是學生最重要的人,他們該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為了小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成為更優秀的人,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學生面前,有一個好的形象。
作為老師,是教育工作者,是最懂教育的人,所以應該知道怎么做,會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那么老師懂教育的同時,老師也要讓家長懂教育,去傳授一些經驗給家長,這也是老師應該做的事情,希望老師不要偷懶。
而作為家長,雖然不懂教育,但是對于基本的自我約束,家長還是要做到的,一言一行,都要考慮到學生,別讓學生因此而影響了發展,那就太不值當了。
今日話題:作為家長,你是如何注意自己的言行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