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男教師被家長投訴,連累全校老師,原因讓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導讀為師之道,傳道授業解惑。說白了,就是要經年累月的教授學生,同樣的學科知識,再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很多師范生...

為師之道,傳道授業解惑。說白了,就是要經年累月的教授學生,同樣的學科知識,再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很多師范生在當老師前,覺得當老師很簡單。只要好好備課,把知識講得清晰明白,學生就能考出理想的成績,家長也挑不出毛病。

走上工作崗位才知道,有些學生開竅比較晚,并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即使老師“掰開皮說餡”一般,把知識講得再透徹,反復強調的題也會有學生做錯。老師們是應該耐著性子錯一次講一次,還是小懲大戒提點學生?

廣東一男教師被投訴,連累全校老師,原因讓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寬嚴相濟,向來是老師的工作準則。該嚴厲的時候不能心軟,讓學生明辨是非,才能健康成長。若是教育方法失當,或者讓家長難以接受,不僅對學生有負面影響,也會給教師留下污點。

新學期剛開學,廣東一位數學老師就被家長投訴了,理由很簡單,老師反復強調的知識,學生依舊不會做。這樣的情況在一線老師眼里,已經是家常便飯,見怪不怪了。

以前的老教師還敢嚴厲批評學生,多數年輕教師根本不敢發火,生怕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也怕家長玻璃心。可是遇到這樣的情況,脾氣再好的老師,也會失去耐心。尤其是責任心強的老師,會想各種方法讓學生重視學習。

有的老師不敢打不敢罵,只能用罰抄寫的形式,讓學生記住這個教訓。廣東這位老師也是如此,沒敢嚴厲批評,只是開玩笑似的說:再做錯就把《中學生守則》抄100遍。

當時學生們也覺得是個玩笑,學生本人也笑得最大聲。豈料到了家長口中,此舉竟成了“恐嚇”,學生回家哭了一晚上。可第二天,老師明明看到這位“人高馬大”的學生跟沒事人一樣,完全看不出被嚇到的樣子。

就因為家長的投訴,這位認真負責的老師受到了通報批評的處分。回家被妻子大罵一通以外,全校老師也受到連累。本來事務性工作就很多,經此一事,又要多做一項資料。看到老師有理說不清的樣子,連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跪著”的老師,怎能教出頂天立地的學生?

70后80后家長從小的教育環境,要比眼下嚴格得多。那時的學生是真的怕被老師叫家長,犯了錯誤,被老師批評還是輕的。屢教不改被叫家長,不僅會被家長和老師一起批評,還會被家長打一頓。

家長幾乎不會怪罪老師管教嚴格,反而會深表感激。這些學生可能留下了心理陰影,暗自發誓自己當了家長就不能再讓自己的孩子承受這樣的風雨。不光自己不批評,就連老師批評也不行。

有些家長甚至從入學那天開始,就告訴班主任和各科老師,學生犯錯誤不能批評,反而要多表揚。犯了錯誤可以告訴家長,由家長來教育學生。如此一來,剝奪了老師的管教權力,教學當中處處受到掣肘,學生淘氣起來便更加有恃無恐。

此事引發不少一線老師的共鳴,尊師重教不應該流于表面。“跪著的”老師,怎能教出頂天立地的學生?老師和家長背道而馳,必然會讓學生對老師產生排斥心理,更不會重視老師的話語,甚至連老師講課都不認真聽。課堂效率差,家長還要在課外額外找輔導老師。

有些學生上課溜號,老師講過的知識也不會,考試成績不理想,怕家長批評自己,便把責任推給老師,說老師沒講過,老師也是百口莫辯。眼下家校關系,堪比醫患關系,非常敏感。殊不知,家長此舉不僅不解決根本問題,還會讓學生厭學。

寫在最后

家長對子女的愛,無私無畏毋庸置疑,但是過度的溺愛反而會適得其反。棍棒教育確實已被時代所淘汰,鼓勵教育被提上日程,面對是非曲直,家長還是要有大局觀。大多數老師批評學生還是為學生著想的,適當的批評堪比挫折教育,對學生成長有益。

家長在監督教師的行為準則的同時,自己也要多學習科學的教育理念。老師在規范自己言行的同時,也要和家長做好溝通工作,對于不同教育理念的家長,最好有不同的對策。學校也可以定期為家長開展線上家庭教育輔導課程,或許對緩解家校關系有一定幫助。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這位老師的做法有問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教育聽我說#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