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近日宣布將停止日本首款國產噴氣式客機SpaceJet的研發,而我國相似定位的ARJ21去年就已交付第100架(附研發進程對比圖)。國產大飛機C919在全球最大航空市場展翅,梳理中國商飛I類供應商及C919產業鏈上市公司名單(附圖)。
財聯社2月25日訊(編輯 劉越)歷時15年,耗資萬億日元,日本大飛機項目一拖再拖,如今徹底告吹。據媒體報道,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2月7日宣布,將停止日本首款國產噴氣式客機SpaceJet(原名為MRJ)的研發。日本“大飛機夢”破碎之際,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與ARJ21卻展翅高飛。
ARJ21與SpaceJet:相似的開始,不同的命運
據了解,SpaceJet采用雙發動機,單通道,設計座位不超過100個,主要面向中短途航空客運市場。ARJ21座級78座至90座,航程2225公里至3700公里,主要用于滿足從中心城市向周邊中小城市輻射型航線的使用。
ARJ21與SpaceJet同為支線客機,立項也在差不多的時間。但一個折戟沉沙,一個截至去年年底共獲25家客戶690架訂單,累計交付9家國內外客戶、共100架機。
作為日本國內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款國產大飛機,SpaceJet項目啟動之初即被寄予厚望:4年完成首飛,5年實現交付。正所謂夢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回看SpaceJet的研發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三菱重工自2008年開始啟動SpaceJet的研發,同年3月成立三菱飛機公司。在原計劃要開始交付客戶的2013年,SpaceJet的首架原型機還在組裝之中,一直到2014年首架飛機下線,此時已落后ARJ21整整7年。
在項目成立初期,SpaceJet訂單一度達到約450架。因為技術問題和設計失誤,SpaceJet先后推遲交貨期限到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2020年和2022年,共計推遲了6次。
最初定為1500億日元的研發費也激增至1萬億日元。2019財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SpaceJet相關資產等計入減值損失1224億日元,三菱重工稱虧損“已告一段落”。2020年10月,該公司以“暫時停止”為由凍結了該項目。最終,因商業化發展受阻、研發困難、成本高昂等因素,該項目正式宣告流產。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2年12月18日,ARJ21已走出國門,正式交付首家海外客戶印尼翎亞航空(TransNusa)。1月6日,ARJ21飛機客改貨設計更改項目正式獲得局方批準。
“三菱在錯誤的時間為錯誤的市場設計了錯誤的飛機” 全球最大航空市場為C919奠基 梳理中國商飛I類供應商及C919產業鏈上市公司名單
此前日媒曾揚言,MRJ將拿下亞洲七成以上支線客機訂單。如今,中國造出比ARJ21和MRJ都要大的干線大飛機C919,截至2022年底,C919大型客機累計獲得32家客戶1035架訂單,并計劃于2月28日商業首飛。
號稱日本空軍最強戰力的“零式戰機”,就出自三菱集團之手,SpaceJet項目歷經十五年坎坷卻連一架飛機都沒能交付,大名鼎鼎的三菱究竟何以走到這步?
對于這個結局,許多人并不意外。分析人士指出,大飛機之所以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皇冠”,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拼圖”,而是一個整體。日本雖能為波音提供35%的飛機零件,但是缺乏整機制造和組裝經驗,注定難以成功。此外,三菱的目標是生產座位在70-90之間的支線客機,但這可能不是市場想要的。日本航空管理研究公司分析師Geoff Tudor表示,“三菱在錯誤的時間為錯誤的市場設計了錯誤的飛機”。
日本官方2021年公布的文件揭示了項目被叫停的部分原因:SpaceJet第二架原型機在美國測試時突發重大安全事故,故而沒有拿到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認證,還連累了已經下線的第三、四、五架原型機不能參加測試,項目重新回到起點。
分析人士指出,我國C919之所以能夠完成突圍,主要是因為,中國憑借ARJ21客機締造了中國自己的適航細則(CAAC),并與美國的FAA、歐洲的EASA完成了互認。同時,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而國土面積不到40萬平方千米的日本,國內市場難以支撐起航空夢。
天風證券指出,C919客機單價約為0.99億美元,累計潛在銷售額超1000億美元。隨著C919干線客機完成適航取證,邁入商業使用新階段,中國商飛有望進一步獲得更多來自于國內航司與租賃公司的訂單,而伴隨著C919客機排產的增加,國產民機制造業有望快速達到經濟規模點,迎來規模效應。根據中國商飛的預測,未來20年,全球航空市場對于商用飛機,特別是像C919這樣的中短程窄體客機的需求量非常旺盛。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數據,預計未來十年全球新交付飛機中,中國商飛將占據3%的比例。東莞證券指出,后續隨著C919交付完成,國內客機市場將形成空客、波音、中國商飛三足鼎立格局。
東方證券指出,中國商飛I類供應商名錄,包括中航沈飛、中航成飛(借殼中航電測上市)、中航光電、四川九洲等上市公司。
銀河證券一圖梳理C919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包括中航沈飛、中航西飛、洪都航空、中直股份等機體相關公司,航發動力等發動機相關公司,中航機電、中航電子、中航光電、中航科工、博云新材、四川九洲等機電及航天系統,以及中航重機、撫順特鋼和寶鈦股份等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飛機制造門檻之高,猶如珠穆朗瑪。在過去近百年的商業飛行史上,只有兩家企業活到今天:波音和空客。日本國產飛機的制造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估計會偃旗息鼓。然而它的失敗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飛機能造出來令人欣喜,但也只是漫長前夜的一個燭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