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晚報
在深圳,餡餅可能會從天而降,直接送到你的面前。
2月23日,深晚記者在深圳·星河WORLD看到,隨著配送無人機緩慢下降,美團智能取餐柜上方的柜門緩緩打開,無人機熟練地將美食放進取餐柜中。“下單到收貨大概15分鐘吧,我們這已經有許多人吃過無人機配送的外賣了。”一位剛剛取走快餐的女士告訴記者。
深圳的上空正變得越來越熱鬧。
記者了解到,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鮮花、大閘蟹、拉面、水果、咖啡、奶茶等餐飲食品,以及紙尿褲等日用品陸續被無人機送上“空中快速通道”。隨后,在長則十幾分鐘,短則幾分鐘的時間內,載著貨品的無人機穿過樓宇,抵達用戶手中。
2023年,深圳首次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未來將打造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而作為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的無人機配送再次走在全國前列。
2月23日,美團無人機團隊宣布其城市低空物流解決方案已通過中國民航局審定,并獲得了該部門頒發的《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批準函》和《通用航空企業經營許可證》,該審定結果意味著美團無人機具備了成為一家城市級貨運航空公司的資質能力,初步開啟商業化運營等工作。同期,美團城市低空物流解決方案中的調度系統——美團無人機深圳空中運行管理中心也首次對外亮相。據悉,在運管中心內,其自研的運行系統可自主完成半徑600公里內的訂單航線調度工作,現場機組人員主要確保系統和無人機運行正常,以及突發事件處理等工作。
“無人機城市物流配送試運行許可是在高密度城區經過數十萬架次實地飛行后獲得的,是深圳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重要成果之一,開啟了深圳無人機商業運營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的序幕,將對國內其他城市低空經濟發展起到示范效應。下一步應加快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生態,協同推進低空經濟相關政策、標準、法規出臺,助力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研究院院長江捷說。
無人機配送一馬當先背后,是本地強大無人機產業生態。綜觀全球,具備“無人機”全產業鏈生態優勢的城市屈指可數,深圳獨占國內鰲頭。截至目前,1300余家深圳企業已經締造出一個750億元規模的無人機產業。近年來,出口海外的深圳無人機占全國無人機出口總量的80%。
自十多年前發展無人機產業至今,深圳的航模和碳纖維產業奠定了無人機設計環節的優勢;芯片和手機電子行業,則為無人機生產環節所需的零部件設計和研發能力賦能;深圳無人機應用企業種類豐富,涵蓋航拍、交通巡邏、勘探測繪、植保、物流配送等多領域,豐富了無人機的商業化運營探索場景;長時間大規模的運維服務需求,則為深圳培養出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無人機運營人才。
此外,為了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同時避免在新興產業領域產生“一管就死”和“一放就亂”的問題,深圳分別于2018年、2019年先后發布并施行了《深圳地區無人機飛行管理實施辦法(暫行)》《深圳市民用微輕型無人機管理暫行辦法》,對無人機類型、相應的適飛空域等進行了分類規定。而此次試運行許可的頒發,則意味著在以企業為主體的無人機商業化運營領域中,監管體系和行業準入門檻進一步細化到具體的運行場景。
“低空空域將成為實現未來新型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重要生產要素。在距地面12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范圍內,深圳具備很強的低空資源優勢,適飛空域占比達65%。深圳市豐富和完善的低空經濟政策將為無人機技術研發、商業場景探索提供有力的支撐,將加快低空空域從自然資源向經濟資源轉化的過程。”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世鵬表示。
采寫 | 深圳晚報記者 王新根
攝影 | 陸穎